改革应与中产阶层崛起相伴


  能不能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使得改革风险降低、社会转型比较顺利?依笔者之见,如果在今后几十年里中国的发展始终能伴随中产阶层的成长壮大,转型的风险就会大大减少。

  中产阶层成为社会的主体,例如,他们的人口数量占到总人口的70%左右,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按照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拥有独栋房屋的阶层会因生活于低人口密度居住区,有更大可能拥有健康的心理,从而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因素。

  中产阶层的收入比较高,衣食无忧,因而有更大可能从事有创造的职业,给社会带来活力。中产阶层维护社会公正的责任感会使社会的消极势力受到钳制,对社会财富的公正分配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促进社会保持活力。他们的自我肯定,会对社会现实或社会前景有较高的认同感,可防止社会出现势力较强的激进人士组织,有利于社会稳定。

  更重要的是,当社会转型处于关键时刻,如果中产阶层占人口多数,在实行选举政治初期,可防止类似希特勒这样的反人类激进政治家通过选票登上政坛金字塔的尖顶,防止社会陷入巨大政治灾难之中。总之,在一定意义上说,中产阶层的崛起并发展壮大,是社会转型成功的同义语。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使中国未来发展能够伴随中产阶层的崛起和壮大。

  第一,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核心,设计农村发展政策体系。要加快城市化速度,减少农村人口,在农村培育专业农户,形成我国农场主阶层,使他们逐步成为我国中产阶层的一部分。第二,以调节劳资关系为核心,扩大劳动者权利,约束资本行为,增加劳动者收入。第三,改善国土规划和城市建设理念,为大部分国民获得独栋房屋的提供实现条件,扩大国民的实体财富增长空间。第四,以扩大私人自由空间、创造机会平等为核心,设计和推行公共领域的善政体系。要逐步提高公共管理领域的竞争性,减少权力垄断,扩大社会自由,使一部分热心公务活动的国民有更大空间成为公务活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