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在“零”式管理中管理者应该传承什么共性?》中曾经用园丁来形容“零”式管理的管理者,说“零”式管理能够产生“野性美”,那么,“零”式管理对“整齐美”有没有帮助?
目前餐饮酒店业的新员工培训都是成批进行,餐饮酒店业的老板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希望招聘的新员工能够有集体观念,行动统一规范,新员工各自各群体能够明白自己的职责,使企业能给顾客带来整齐,清晰,明快的感觉,使顾客进店能有一目了然的印象。但是这样成批的培训新员工,目的达到了吗?
记得我以前曾为一个餐饮集团也这样服务过,培训结束餐饮集团老板验收时感到非常满意,认为付出的培训费是值得的。我们培训新员工的第一天是由我公司邀请的当地驻军的一位军官培训新员工走正步,因为当时我们的设想是既然餐饮集团老板要达到上述要求,那先从军人的素质来要求他们应该没错。这一想法在餐饮集团老板验收时得到了证实,几个新员工按照老板的要求整齐的进行铺桌布,摆碗筷,使用统一的姿势给顾客倒酒等。但是过了一个月,我再去那家曾经培训过的餐饮集团旗下的一家饭店用餐时发现我们给他们培训过的项目却没有得到遵守,饭店里由于顾客较多使服务员忙的手忙脚乱,打碎碗盘,给顾客倒酒时使酒溢出时有发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他们全都已经将培训过的课程忘光光了吗?我注意到了这一现象。
后来当我们又给另外几家餐饮公司做培训之后,我开始观察。我发现参加培训后的新员工都有一个非常相似的现象,那就是新员工们其实并不是自己主动遗忘了培训课程,而是由于别人的影响而遗忘。比如有一个新员工被分配到迎宾的岗位上,她一开始是按照培训要求站立,有顾客来时也按照培训要求的规范来做,但是公司经理却认为她太呆板了,另外又对她做了要求。另一个新员工被分配到负责给包厢内的客人倒酒,但是客人却说他倒酒的姿势不规范,要求他按照他的要求来做。以上只是新员工不按照培训要求来工作的其中一个原因,还有诸如如果工作的太勤奋会引起老员工的不满,公司经理与主管的要求也不一致等。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以至于培训公司做的都是无用功。
那餐饮酒店业应该怎样培训新员工?怎样培训公司经理与主管?
目前餐饮酒店业的培训我们看到并没有对老员工,公司主管与经理进行培训,因为公司老板出于资金投入与别的考虑认为没有必要再做重复的培训。但是培训真的是重复的吗?新员工只经过入职培训以后就真的一定能够担任公司经理与主管这些职位吗?餐饮酒店业的老板们显然没有考虑这些问题。
如果你是公司的经理或主管我相信你也一定喜欢手下的员工按照你的安排来工作,但是餐饮酒店业的老板们为什么不直接让公司经理或主管来完成培训,而要去另找专业的培训公司?因为老板们其实对自己公司的经理,主管们并没有多少信心,当然也不会相信公司经理或主管就能完成对新员工的培训,何况公司经理或主管自身也是由专业的培训公司培训出来的。但是老板们遗忘了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新员工培训出来后由谁来管理的问题。
“零”式管理的定义是:抹杀管理者的个性,传承共性,保证员工的个性的管理。既然“零”式管理抹杀了管理者的个性,就不再会发生管理者修改员工的工作方式的问题。“零”式管理之所以能够做到抹杀管理者的个性,是因为赋予了管理者新的个性(共性),这种个性(共性)能够让管理者享受生活,享受工作,并且也符合公司发展的前提。所以“零”式管理对目前的餐饮酒店业无疑是最适合的。
有的餐饮酒店业的老板或许会问,我如果让管理者来做“零”式管理培训,那还需不需要再去找培训公司对新员工再培训?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不用。因为餐饮酒店业的老板们之所以不允许自己公司的经理,主管来培训新员工,是出于对他们的不信任,管理者经过“零”式管理培训后自己就能做新员工的培训,当然老板们就不必再去找培训公司对新员工再培训。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新员工至少不会忘记培训内容,因为培训者就是自己日常工作的管理者;还对新员工以后的升职提供可能,因为管理者已经在培训过程中向新员工传授了怎样做好一个管理者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