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一所大学开办管理课程的讲义。读完之后,感到有一些担忧,觉得这位曾经的国有企业千万“禁军”统帅,对企业管理的认识,停留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水平。他是如何应对二十一世纪社会文化与经济技术发展的风云变幻?是不是像网友评价那样国有企业凭借垄断性保护,不需要多高的管理能力也能活得不错?
怎么做好企业管理,李是讲了这么几点:
1、领导人要“理”,亲自抓重大决策,理顺制度、机制。
2、领导人主要抓例外和违规。
3、让下属去“管”。
4、管理是抓好标准、计量、定额、责任制、培训。
这些观点也没什么错,或者平常发表感想心得也无妨,但在2012年这么一个阶段,在一个大学讲坛上这么讲授管理,就显得比较浅和落伍。我在1994年和1997年分别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书籍《企业超速成长》中提出:未来企业的最好形态是跨越式企业,跨越式企业的管理有两大新发展,一是后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发展链。
什么是后现代企业制度?我认为企业管理的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是古典企业制度,即独资企业形态,老板自己投资,自己创业。古典企业制度的出现,解放了老板的积极性和生产力,但发展慢、难做大。后来产生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交易市场,解放了社会投资也就是“股民”的积极性和生产力,使企业迅速获得大量外部资本,扩大了再生产能力。企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建立后现代企业制度。
后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文化创新和员工权利的扩大,承认员工的企业主体地位,使员工从企业和股东的手段、工具变成了企业的目的,使雇佣军变成志愿军,使执行者变为领导者。李荣融的管理理念把人分成领导者与执行者。后现代企业管理,把下级视为领导者,上级应成为开发领导者的领导者。
什么是发展链?李谈到的管理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价值链管理,是一种常规与低增长的管理模式。而发展链是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管理模式。跨越式企业构建了两套相互链接的管理模式,它们一同起着驱动作用。用汽车打比方,价值链型企业属双轮驱动,而发展链型企业多了一套常设的战略创新与资源创新系统,相当于四轮驱动越野车,更适合于复杂多变和艰难环境的生存与发展。
最后声明一下,以上内容仅针对我所看到的李荣融课程内容进行讨论。也许李有更多的管理思想网民没有机会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