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会议”关于土地革命的决策


“八七会议”关于土地革命的决策
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是卓有成效的。从土地革命概念的提出到关键会议上做出重要的决策,再到具体组织实施,需要有天才的设想和坚定不移的信念以及执行力。我们通过参阅历史记录可以见证这样一个过程。
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主要是指陈独秀在共产国际四大上放弃对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错误,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针和任务,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今鄱阳街139号)召开了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参加会议的中央委员有:李维汉、瞿秋白、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苏兆征、顾顺章、罗亦农、陈乔年、蔡和森;候补中央委员有:李震瀛、陆沉、毛泽东;中央监察委员有:杨匏安、王荷波;中央委员有:李子芬、杨善南、陆定一;湖南省委代表彭公达;湖北省委代表郑超麟;中央军委代表王一飞,党中央秘书处负责人邓小平;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和另外两个俄国同志。 
会议由李维汉主持。他首先介绍了会议的筹备经过,说明到会的中央委员不到半数,只能开一次中央紧急会议。然后宣布了会议的三项议程:1.共产国际代表作报告;2.中央常委代表作报告;3.改选中央政治局。由于白色恐怖,形势紧迫,会议只开了一天就胜利结束。   
八七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在中国革命的紧急关头,坚决地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定了土地革命(具体讲是毛泽东争取来的一项决议内容,任弼时等人极力支持)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暴动。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提出土地革命的概念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在当时可以说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最大的贡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