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风:看<<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文/华夏风 李富序
 
    前段,《舌尖上的中国》火得不行,简直是火得一塌糊涂;极其风行网络,大受国人的欢迎.但是,笔者却有不同的看法。
 
    一言以辟之:《舌尖上的中国》--就一个“吃”字。在此,我们暂且不去评说这些美味如何如何,不过话说回来,这么多的美味展现在大众的眼前,即便吃不上,也是一场绝对的视觉盛宴!吃货们是绝对的有福的了;但是看了之后,我们是否该思考一下、反思一下呢?
 
 
    首先,看到《舌尖上的中国》这个名字,不得不让人感叹策划者的天才。可以说,作品是一部很好的作品,这是肯定的!但是笔者认为来得绝对不是时候。看寓意不得不让人有想法,特别是在这个出现很多这个事件那个事件的非常时期。看到这个题目,就联想到这是和嘴巴有关的;既然和嘴巴有关,那就和吃有关。说句实话,我们吃得放心吗?不放心!别说吃饭、吃菜,就是吃个药,都不放心!当然,这不是全部,但是确是“局部”现实。为什么说不是时候?这就有点象一对相互喜欢却不该去相爱的的人一样:在正确的地点,错误的时间不期而遇;此时要么罗敷有夫,要么使君有妇!自然,结果不言而喻了,你懂的!这是其一。
 
 
    其二,光看《舌尖上的中国》这个题目,不看内容,无法不让人产生歧义。再次不得不佩服这个题目的命名者,真的太有才了,取个标题都是“多关”的,绝不只是“双关”!联想起一些近期及近年来的一些时事,怎么看怎么觉得有“嘴上功夫的×××”这个意思。本来,我们说到嘴上功夫,这是中性词,但是具体到个人的话,比如我们说某某某就会嘴上说说,那么潜台词就是如果动真格的话就傻眼,所以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其三,舌尖上的×××,不是进自己的嘴,就是进别人的嘴。进自己的嘴咱没话说,要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却进了别人的嘴,我们是什么感受?小到私人物品,大到公共财物,再延伸到国家利益,若是被他人无理的、非法的占有,我们是什么感受呢?而如果被占有者对外边的人还说什么为了“和谐”、“稳定”什么的,而没有采取正确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我们是不是觉得很可笑、很可悲呢?
 
 
    按笔者的看法,《舌尖上的中国》不是给我们自己看的,而是给邻邦、异邦友人看的。当然,我们看看无可厚非,但是很遗憾,我们只能看,我们十有八九的人吃不到。为什么说吃不到呢?联想到在这个剂那个剂“横行霸道”的年代,你就知道“舌尖上的美味”离我们有多远了……即便吃到了,也是变了味的了。所以说,为什么吃不到,我不说,你懂的。《舌尖上的中国》,这场视觉盛宴,确实让我们所有的看客狠狠滴过了一把瘾。不过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刘基(刘伯温)说橘的故事:买了个橘子,又大又圆,色泽又好,外相好得无可挑剔,但是回到家剥开发现是烂的……金玉其表,败絮其中啊!固然,我们要做表面文章,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更要表里如一:对外展现我们多好多强的,实际上是我们应该是比展现的要更好更强。为人处世如此,延伸到更大的范畴,有何尝不是呢?否则,害人害己啊!
 
 
    因此,笔者认为,这么好的一部作品,但是却让人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这不是我们某个人或者某群人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整个社会一起去思考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