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惧怕创新——相对论、物种起源、精神分析说、国富论、资本论诞生在今天的中国会有什么命运?!


          不要惧怕创新——相对论、物种起源、精神分析说、国富论、资本论诞生在今天的中国会有什么命运?!
         因为我倡导讨论科学观问题,现任科学网“网主”封杀了我的ID!如果在“科学网”都不能讨论科学观,我们的“科学”又会进步到哪里去呢?!相对论、物种起源、精神分析说、资本论如果诞生在今天的中国,又会有什么命运呢?!
                      首先,学术期刊担心“学术风险”,不可能发表
  为什么这样说呢?你看如下这些事实。先谈我们的“创新”现状。国内的学术期刊口头上虽然多数主张创新,但是,编辑们拿到稿件后首先考虑的却是是否符合该领域的主流观点。创新呢?即使说不能完全没有,那么在主流观念允许的范围内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变通就可以了!如果创新的内容占了大部分——更不用说完全创新了,那么即使有编辑愿意发表,也要经过编辑部内反反复复的研究讨论,而最后结果很可能是不了了之。不信吗?那么我问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及马克思的资本论,如果他们诞生在今天的中国,交到你的手里,你敢发表或出版吗?关于这个问题,我与一些期刊编辑和出版社社长总编们讨论过,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据说,发表这样的文章有“学术风险”。
    我不知道什么是学术风险,我只知道如果一篇文章挑起了一场学术论战或引起了广泛的学术争鸣甚或是广泛的学术批评,那么必然会给发表这篇论文的学术期刊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难道这样的学术风险比政治风险、商业风险还可怕吗?!恐怕我们缺乏的正是学术上的冒险精神吧!
                     其二,小权威们往往反对对更大权威的质疑和挑战,必被压制
  在学界,有一位权威学者曾经说什么“谁反对相对论谁就是伪科学!”好一副卫道士嘴脸!
  那么我们就让他先看一看相对论当时是怎么发表的吧:当小公务员爱因斯坦把相对论的第一篇论文拿到德国《物理》期刊编辑部的时候,那篇文章的责任编辑自己对这篇论文是持完全否定态度的!但是,他认为虽然自己完全否定这篇文章的观点,然而这篇论文却可以给以读者多方面的启发,于是他毫不犹豫的在最新一期《物理》上发表了这篇论文——这就是西方的学术民主精神和学术宽容精神!相对论第一篇论文虽然发表了,却也立刻引来了潮水般的抨击和批评,这其中还包括100位欧美知名科学家的联名反对公开信。甚至时至今日,相对论在西方仍然是有史以来遭到唾骂最多的、争论最多的领域。而当时的爱因斯坦也不是职业科学家,他只是个小小的公务员——初等专利三级审查员。“谁反对相对论谁就是伪科学!”照这位学者的逻辑,如果他诞生在相对论发表时的西方,他必定是维护牛顿力学世界观而不遗余力的围攻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学者之一。他这种论调与“两个凡是”又是多么的相似!
                     其三,当代中国对旧知识的尊重类似对宗教的崇拜
   当然,只有英雄才能识英雄,有智慧和成就才会有更大的宽容!反之,有大的宽容,才会有更大的成就!我们中国古人认为道德和智慧是完美统一的、不二的,原因就在这里。没有伟大的普朗克,相对论和爱因斯坦被西方主流学术界认同的机会就会小得多。即使如此,相对论仍然是西方科学史上遭受攻击最多的理论,甚至至今都未能获得诺贝尔奖,这与国内把科学当作宗教崇拜和把相对论当作不可讨论的“圣经”的状况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