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体经济增速趋缓之际,银行业暴利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和不满。
有专家称,中国银行业暴利已高过石油和烟草。确实,数据显示,烟草行业毛利率为69.45%,白酒毛利率在60%~80%,如茅台酒则已超过90%。可是按中国银行业的存贷差计算,一年期存款利率3.5%,同期贷款利率6.65%,相当于毛利率90%。更何况目前贷款利率上浮的已超过一半,而全国80多万亿元存款中,活期存款之比超过25%。以此计算,信贷毛利率已达100%!都说石油暴利,可中石油一天赚钱也不过4亿元,而工商银行每天净赚6亿元!
烟酒行业之类毛利率高,还可以说是奢侈品,少数人享受,国家要征收特别消费税;可银行谁也离不开,一存一贷本无技术含量,凭什么赚那么多钱?从现象看是利差,中国利差之高全世界绝无仅有,再加上各种各样的霸王条款收费(多达3000种)。而利差的背后赚的实际上是两种人的钱。
一曰储户。去年CPI上升5.4%,一年期存款利率3.5%,负利率高达1.9个百分点,按30多万亿元居民储蓄计算就是6000亿元。去年前三季度全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8173亿元,全年肯定超过1万亿元,其中6000亿元即来自储户和消费者。
二曰股民。银行要赚存贷差,前提是存款不断增加,而存款的增加必得受资本充足率的制约。根据银监会资本监管要求,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10%,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0%、8%。即按10%计算,1万亿元资本最多只能吸收10万亿元存款,然后再按75%的贷存比,最多放贷7.5万亿元,所以多赚利差的前提是,不断向股民圈钱补充资本金。最近,汇金公司准备降低工、中、建3家银行的现金分红率5个百分点至35%,以此充实资本金,这不过是杯水车薪。
银行暴利,银行股圈钱欲壑难填,本是不争的事实,市场迫切希望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改变和缩小垄断条件下银行业的高利差。新任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坦言,“要坚决走出“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粗放循环。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也表示,金融机构应集中力量服务实体经济,做好金融中介服务全球化和风险控制。
不过也有人为银行业暴利辩护。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女士在最近一次论坛上就称,国家控制存贷款利差,是因为“在银行改制过程中,背了很多的财务负担,那么在一定的时间之内保持银行的存贷款利差,保持银行的一定的盈利能力,是为了要更好地、尽早地来偿还过去的历史欠账”。确实,工、农、中、建等大行改制,其资本金都由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方式,再由汇金公司注入,粗略估计,汇金注入的大行资本金约1万亿元。从2006年工行上市以来,汇金分得的红利就在4000亿~5000亿元,更何况汇金以1元钱/股注入,而目前这些大行的每股净资产平均已达2.30元,即1万亿元资本已增值到2.3万亿元,所谓历史欠账云云,早就收回来了。再回过头看看股民,银行IPO加上再融资仅A股市场就超过1万亿元,可股民分得的红利不足2000亿元,回报不足五分之一。你要偿还历史欠账,股民难道就永远奉献?
对于负利率,有专家建议采取存款单边加息。对此,吴晓灵女士认为“当大家觉得存款不太上算的时候,其实是有利于促进直接金融发展的”,因为“我们贷款的存量和M2的存量都已经是GDP的两倍,是世界上比例最高的”。她反问:如果提高存款利率,还想把大量的钱留在银行,让银行放贷吗?其实,谁都知道,老百姓明知负利率还要把钱存银行,并不是甘心做傻瓜被剥削,而是缺乏投资渠道。包括股市,之所以弄到世界跌幅第一,原因就在包括银行股在内的公司肆无忌惮地圈钱所致。
银行业暴利实在太过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