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寒假,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艺术与设计系绘画设计专业过得特别有意义,在武昌火车站杨芬快餐店打工,不想打造出一个“芬记”小招牌。
武昌火车站,人潮涌动,火车站旁的杨芬快餐店也是生意火爆。在忙碌的服务员中,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热情似火,那就是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的李芬。去年,李芬曾只身一人从遥远的贵州山区辗转千里来武汉上学。学期结束后,她并没有与其他同学一样回家与亲人相聚,而是留在武汉打工,用另一种方式来诠释90后的自立与自强。
“可能是我与老板的名字里都有个‘芬’字,所以很投缘。”李芬偷笑,“老板人很好,待遇也不错,没有让我干粗活儿,还让我住她家里。”老板杨芬为人和善,小伙计李芬做事勤快,于是“大小芬”成了快餐店的活招牌,引来了更多客源。
一次,“芬记”来了一位双臂缺失的残疾人,李芬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有点不知所措。“他点了一碗馄饨,我端上去之后都不知道他应该怎么吃”,她收起了笑容,“要不是当时很忙,我就帮助喂他吃了”。结果那位客人熟练地脱掉了鞋子,用脚拿起汤匙吃馄饨,甚至用另一只脚玩儿起了手机。这对他有很大的触动:“我也应该像他那样活得自信,活得坚强。”她眼里的忧伤不再,又笑了起来。对待残疾顾客,李芬每次耐心细致,热情有加,临走时还微笑送出,受到老板和顾客的普遍夸赞。“这些人都是弱势群体,更应该关爱他们。”李芬对此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