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各级各类教育的办学条件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比如说在硬件方面,一批批新校区纷纷投入使用,同时教学仪器,办公条件,学习环境等都有了改善,而在软件方面,各类学校对教学抓得非常紧,课程安排得也非常满,许多教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的,与此同时教研活动不断,将成为常态,然而笔者认为教育的发展要依靠各级各类学校,而学校的发展要更多的要依赖全体教师,所以教育经费的使用上能否往教育民生上倾斜
同样这几年教育经费也在不断增长,但是更多的经费却用在新校区的建设上,而且新校区建设后一方面要偿还债务,另外一方面还是不断的采购,甚至有新的建设冲动,而没有很大的兴趣去关注教育民生,而据报道总理今年表态确保教育经费占比GDP达到4%,教育部也为此建立了相应的办公室,现在我们的经济都更加倚重社会民生,我们的教育能否也关注一下教育民生,比如说把更多的学生花在教学上,花在教师身上,花在贫困生身上,特别是花在教师身上,可以说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其学习更应该是终生的,而与此同时教师间也参差不齐,这也是造成择校热,择班热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教育要均衡,质量均衡很关键,而在质量均衡方面全体老师就至关重要,我就说过大批量的为农村教育输血固然可以提升农村教育的水平,但是还做不到城乡均衡,因为城乡教师成长环境,教育资源不同,虽然可能是起点不同,但是终点肯定有所区别,当然短时期内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肯定是做不到的,但是我们应该去全面的规划这个问题,而不仅仅是选拔大批大学生去当基层做特岗教师,还要关注关心他们后续的学习,成长,特别是加强与城市学校同行的交流,总之应该在各级各类的教育中,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促进全体教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作为学校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师身上,努力创造各种机会培养教师,锻炼教师,促进他们尽快成长,成熟,这才是教育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