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永康市第二中学行政楼大厅的LED大屏幕上打出了这么一句话:“没有高考(微博),你拼得过富二代吗?”从2009年开始,高考冲刺100天的时候,永康二中的这块大屏幕就会写出高考励志标语,今年的激励比往年来得早一些。负责标语收集工作的陈老师说,没想到反响会这么大。
农民地里刨食,一年苦到头也挣不了两个钱,即便是现在,单纯种地依然难以致富。对于一无“经济资本”,二无“关系资源”的农民而言,要想孩子不重复自己的人生,唯一的选择就是让孩子读书,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高考是农村孩子唯一的向上流动通道,所以,尽管高考也存在缺陷,但如果没有高考,农村孩子唯一向上流动的通道也没有了。那就只剩下两条路,要么在家种地,要么外出打工,这两条路怎么可能拼得过富二代?
但是,农村孩子考上大学就一定能拼得过富二代吗?答案显然不太乐观,我不否认有农村孩子通过高考上大学改变人生命运,成就一番事业,但这些农村孩子只是塔尖上的极少数。对于多数农村孩子来说,考上大学不仅要面对无力支付高昂学费的现实(为了孩子读书,许多农民不惜举债),更难以逃避激烈竞争的就业压力,毕业即失业的农村大学生不仅是统计上的数据,更是严酷的现实。
农民可以为了孩子上大学外出打工挣钱,甚至借债,但对于孩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没有给予支持的丝毫能力。因为自己除了凭借力气挣辛苦钱,没有任何社会关系,更没有资本和权力资源可以利用,所以,改变现实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
然而,大学毕业的农村孩子,除了一纸文凭可以作为参与社会竞争的资本,别无其他。在这样的现实下,这些大学毕业的农村孩子拿什么与富二代比拼———拼社会关系?拼不过。拼资本和权力资源?更拼不过。不仅如此,那些或明或暗的萝卜招聘,那些真实存在的代系相传、权力世袭,无不进一步压缩了农村大学生本就狭窄的上升通道。
面对这样的现实,农村孩子若想凭借个人能力向上流动,希望是极其渺茫的。文凭也至多能够保证自己找到一份普通工作,这与富二代们怎能相比?可见,考上大学的农村孩子也难以拼过富二代,这个现实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这是一个无比沉重的问题,尤其对于农村孩子,这一问题实在太过真实、太过残酷。真实在于,没有高考农村孩子拼不过富二代,考取大学也难以拼过富二代;残酷在于,对于这样的“真实”,目前尚无力改变。
“拼得过富二代吗”的真实与无奈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