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运营商缘何为色情网站让出“华容道”?


  央视再次报道:一未满14岁初中生怀孕,并追踪调查发现其手机里面有大量淫秽的图片,孩子说是接触到这些图片之后,觉得非常好奇,所以出现了这样的一些问题。于是老师返回学校,便开始对自己的学生悄悄地进行家访,结果让她十分担忧。不少学生的手机中,有淫秽图片和低俗游戏,个别甚至还有赤裸裸的性爱视频,难道移动运营商对这些在互联网上被视为公敌,已被中外联军围追堵截逼上“华容道”的“黄毒”,向移动运营商借道手机WAP上网肆意泛滥不知情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是利益所向以还大义?

  “黄毒”成和谐社会最大隐患

  3G技术的商用对手机用户而言只要用WAP上网,就能进到淫秽色情网站,同样的网址,用电脑上网去浏览早被监管部门给屏蔽了。但这些“黄毒”  在制作网页时设置IP控制,就可以轻易逃避监管,却能让手机用户正常访问,并通过垃圾短信传播,青少年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比较好奇,一旦点击手机短信中的链接,就会直接登陆到淫秽色情网站,被诱导去下载各种各样不健康的东西,比如性爱图片、小说和视频、还有一些低俗的游戏,等等。

  观察家随即用手机上网,输入“情色”2字先后用Google、百度等移动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被屏蔽的许多淫秽色情的网页成千上万轻易而出,不堪入目,眼下许多学生互传色情网页链接、飞信、视频成了一种可怕的风气。,如果是自己的亲属、子女,我们能安心吗?

  天天数据显示:97.2%家长认为上网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安全隐患,淫秽色情网站成为最大的杀手,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青少年犯罪中,有70%以上都是14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其中又有70%的未成年人犯罪是因为受互联网色情、暴力等内容影响而诱发强奸、盗窃、抢劫等严重犯罪。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将色情网站只对手机用户开放轻易避开了政府的监管,手机上网“黄毒”传播比电脑上网更快、更多、根本无法监控使得传播无孔不入,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最大“毒瘤”。

  “黄毒”成运营商3G敛财工具

  手机WAP上网的产业链包括:移动运营商的门户网站、专为手机设计的WAP网站、SP(彩铃、游戏、彩信)等电信增值服务商和第三方网站。2007年,中国移动开始执行的《手机上网WAP业务设计规范v3.0版》,对其合作伙伴SP——电信增值服务商的WAP网站,就内容规范提出了要求:“页面内容中杜绝一切有害国家主权安全、社会稳定与和平统一的信息内容,绝不允许出现任何涉嫌淫秽色情内容,绝不允许在淫秽色情网站进行业务营销。”据中国移动2008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仅2008年1到9月份的WAP网站也就是移动梦网的使用客户数,就比上年增加了600多万人。而在各类增值业务中,仅彩铃用户数就超过3.4亿。按照《移动梦网SP 合作管理办法》,中国移动与SP 有三种类型的合作分成方式,即普通型合作、半紧密型以及紧密型合作,应收信息费结算分成比例分别为普通型合作15%:85%;半紧密型和紧密型合作分别为3:7和5:5。

  我们知道SP需要吸引用户眼球来带动点击量和下载,那么,在这种迅猛增长增值业务中,到底有多少业务与淫秽色情网站相关,不得而知。所以这个产业链上的利益关联方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电信运营商,对增加点击量获利成为一种渴望,而点击量越大,淫秽色情内容也就传播得越多,无论谁来举报面对利益的诱惑,运营商义赦黄毒“华容道”的大义也就不难理解。国家明文规定要对域名注册人的真实身份进行核实,然而眼下的淫秽色情网站域名注册人的身份据天天数据抽样调查97%几乎都无据可查,且80%以上租用境外服务器,国内域名注册人身份全是假的。

  运营商应“挥刀自宫”阉毒瘤

  一个可怕的现象是竟然有相当一部分淫秽色情网站是已经通过了政府部门备案,拥有合法网站身份,早在2007年,工信部就以293号文件明确规定了,谁接入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收费谁负责,却无违法之后的处罚所以迄今为止,却没有电信运营因为手机WAP上网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而受到处罚,这也是色情网站等“黄毒”借道手机WAP上网泛滥成灾的根源所在。眼下互联网上的淫秽色情网站已近4亿,每天数以万计的色情信息流入互联网,只要上网必然无法躲避“黄毒”的侵袭。

  中国已达7亿多手机用户,高速增长已过1.8亿的手机上网用户,青少年用户正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运营商是否应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堵上“华容道”,杜绝“黄毒”的蔓延,眼下虽然日进亿金,但3G应用匮乏盈利艰难,“贩毒”无疑是获取暴利的机会,但“黄毒”也将会殃及自己的家庭和子女,切不可为了一己之私祸国殃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应携手根除手机WAP上网的“黄毒”,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试想:等到所有用户为了自己的子女自身安全和健康成长,演绎手机WAP上网的黄毒“虎门销烟”大戏时,举国掀起禁用手机WAP上网应用,根除“黄毒”并要求阉割这项技术时,这将对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和全球3G、4G乃至5G的应用技术的发展将是灭顶之灾,“黄毒”不除,国之安在?眼前“贩毒”利润固然丰厚,一旦失去民心,必将被用户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