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范教师的精神鼓舞下
我叫范章启,男,今年57岁,在颜村铺前冯小学任教,1974年10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高级工,一直从事数学学科,现在是小学一年级包班,任班主任。
身为人师几十年来,有无奈,也有幸运;有失落,也有收获。我一直悉心研究教书之法,秉承育人之德,用心关爱学生,用无言的付出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直到现在还会经常思考怎样教好学生,怎样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也会向青年教师交流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知识认知方法,总想让自己跟上时代的脚步,总想以自己有限的生命给孩子很更多的爱和更多的知识。
通过这两个月的道德教育学习,潘自力老师是对我触动比较大,身处教育行业这么多年,我深刻的明白教师这个行业的快乐与辛酸。既然选择了教师,就要像潘老师那样用心灵关爱学生,在孩子生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孩子们体会到老师就在他们身边。既然选择了老师,就要像潘老师那样细心敬业,潘老师每年中秋节都会给没有回家的学生送去月饼和水果,冬至时给学生们送去饺子,在平安夜送去苹果和巧克力,如果没有这份耐心和细心,没有对学生真诚的爱,怎么可能会如此执着和坚持?节日里都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潘老师却要给到学校给学生送东西吃,再说老师的生活本身就很清贫,这样的细心不更触动我们吗?还有在母亲生病的时候,潘老师也只能在床前陪护三天,白天坚守在校园,晚自习再坐车赶回医院,两个月,人瘦了,但教学工作却没有因此受到丝毫损失,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教案是在深夜时分母亲的病床前写成的,这份敬业在这一刻被完美的诠释。既然选择了老师,还要像潘老师那样尽可能的帮助学生,那么多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每个的学生的情况,有心灵需要关心的,但也有家庭实际困难的,潘老师曾经耐心鼓励和开导家庭困难的魏文,并悄悄拿出1400多元资助魏文完成学业,潘老师也自己的家庭,但能这样拿钱去给一个学生,帮助他完成学业,这是一种平凡中怎样的伟大。既然选择老师,就要向潘老师那样一门心思致力教育事业,成为教坛精英,当今社会有太多的诱惑和选择,教师这个行业是个良心行业,也是清贫行业,干老师要沉得下去心,要经得住诱惑,要执着于自己的选择。
潘老师的格言是“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创新”,我也很欣赏这句话。这么多付出,潘老师换来了丰硕的收获,他发了多篇论文,获得多次优质课或演讲比赛中的一等奖,而且参编多本辅导资料或教科书,他带的学生也多次获得好成绩,这就是回报,这是给潘老师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和心无旁骛的付出最好的回馈,而作为一位好的老师又怎么可以缺少这种专心和责任心呢?
很多优秀模范老师的行为对我一个几十年的老教师来说依然很受感动和启发。划一根火柴,闪亮一下就熄灭了,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亮一堆火,就可以放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乃至无数倍的热量。我想我们老师群体就是一根火柴,我们在燃烧时,不但点燃学生们,还点燃了我们的人民群众,点燃中国数亿人民的心灵!我们的教育就是一艘大船,我们教师就是那掌握人民命运大船的水手!作为师者,我会不怕困难勇于创新,为我们的教育事业作无限的贡献,做时代的先驱;作为师者,我更应注重师德师风,在生活学习中教会我们学生如何做人。
我一直认为,要教育好学生,杜绝学生的逆反心理、厌学情绪,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学科,尊敬老师,绝不是靠武力手段,或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孩子有时是淘气,有时是一时管不住自己,并不是真的想要犯错误。有一次在上课的时候,我要求每个学生将自己的家庭作业本拿出来,可很多同学的作业本都不见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是该停下进度来追查那个“凶手”吗?如果找到了他,全班同学肯定会群起而攻之,对他的自尊心应该是一次伤害。我让学生们安静下来,告诉他们:“可能是有小朋友和我们捉迷藏呢,下课的时候他就会把本子还给大家的。”我不断的安慰因为作业本不见而着急的学生,并努力说这是一个玩笑。果然,在下课的时候,我发觉不翼而飞的学生作业本又回来了。原来是一个成绩较落后的学生自己作业没做好,而想藏了别人的,我那些话使他知道自己错了,并很感谢我给他的启发让他改了过来!
今年带刚入校门的孩子们,让我有些忐忑有有欣喜,忐忑的是我这么大年龄会不会吃的消小孩子的麻烦和打闹,喜的是听说今年是我我带一年级竟然吸引远近好几个村的家长把自己的孩子交到我手中,以至于五十人的教室容进了近八十人的孩子,我非常感谢家长们对我的信任也更加明白了我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对于刚刚入校带些生涩的小朋友,我采取的办法就是恩威并施,不能简单粗暴,也不能顺其自然,更多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的自觉性,对待班里那些犯错的孩子们,我会试着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寻找根源,把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传授给他们,并以身作则,潜心引导,帮助他们走出思维的怪圈,养成独立、细心、自信的性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开展“集体训练礼仪”小课堂,在与其他小朋友的比较和学习中懂得一些礼仪礼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刘明同学就是我这一方法成功的典型,他刚入校的时候很淘气,爸爸妈妈都喊他叫金刚,就是很难受约束的孩子,作为一个男孩子从来不知道爱护同学和保护女生,每次进办公室都是夺门而入,见了别的老师连个老师好都没有,总是在课堂上揪前桌女同学的辫子,同学们整天告他的状。礼仪训练课堂上,我把刘明作为了礼仪培训典型,告诉他一定会成为一名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他很聪明,也按照我的指导在打着别人是向别人道歉,在点火炉时帮我运送煤球,在平衡的交流中我帮助他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和尊重别人反馈回来的尊重的感觉,同时学会了用礼貌用语和同学老师家长说话,他爸妈经常打电话告诉我他的一点一滴的变化,我很高兴。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是靠引导、教育和感化的。
我想这就是教育,它不仅承担着人的思想文化传播,新生一代的培养等艰巨任务,还在于其自身的道德素养的提高。在以后的教育道路上,我会更多的向模范老师学习,将自己的后半生继续献给我热爱的教育事业,引领学生们开启他们内心的那盏明灯,让他们在社会中去发光发亮!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