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阶层


  在目前的中国,狭义的精英阶层主要包括掌握实际权力的官员、国企高管和资产丰厚的私营企业主等新富阶层、有很强社会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广义的精英阶层也包括一部分位置靠上的中产阶级。

  对中国现有精英阶层的数量很难准确统计,但通过一些数据也可以看出其大致规模。政府公务员加上从事党政工作的事业编制人员,数量有一千多万,当然,普通公务员还不能算精英,仅仅那些掌握着一定权力的官员才能进入精英阶层。据美林发布的报告,2010年中国拥有100万美元净资产的富裕人士53.5万人,财富总额达到2.66万亿美元,占当年中国GDP的比重超过40%。据估计,中国各行各业的知识分子全部加在一起超过4200万,当然其中真正拥有很强社会影响力的并不太多。综合判断,狭义的精英数量不到一千万人,占整个人口的比重低于1%;广义的精英数量应该有数千万人,但占整个人口的比重不超过5%。

  尽管精英总量不大,但从古今中外的情况看,精英主导都是普遍现象。在古代,不论是柏拉图期盼的“哲人王”治国,还是孔夫子倡导的“君子”主导,本质都是希望由优秀的人来主导社会发展。在近现代,美国的参议院、英国的上议院都是传统精英行使权力的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中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其体现的基本思想也是应该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共产党员精英来主导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