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怎样学习雷锋?


我们该怎样学习雷锋?

/杨明文

雷锋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因为他的整个生命历程只有22年。雷锋的一生又是永恒的一生,因为他的名字与山河长在,他的精神在日月的伴随下恒久地辉耀大地,给中华民族的心灵提供了绵绵不绝的精神滋养

“向雷锋同志学习!”196335日,一代伟人毛泽东挥毫题词,掀起了全国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学习雷锋精神的盛大活动同年10月,由洪源作词、生茂谱曲的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诞生。这首歌,把雷锋唱进千家万户,把雷锋精神铭刻在国人的心里。从小学老师教我会哼这首歌,它就开始给以精神支撑,训导着我如何做人。“忠于革命忠于党”、“放到哪里哪里亮”、“艰苦朴素永不忘”、“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学习上给我们以指引——尽管这是后来才懂得的事情50年来,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品牌之一。它既是一个民族文明力量生发的源泉,更是个体安身立命的遵循。物质匮乏的时代,我们很多人把这种高尚的精神形象作为追求未来美好愿景的不竭动力,因此有了不断的长进。今天,时代进步了,经济发展了,物质丰裕了,社会繁荣了,生活方式变样了,物欲膨胀了,我们又该怎样来学习雷锋呢?在此谈点浅见,算是抛砖引玉吧

首先, 要弄清雷锋精神的内涵——“四种精神”。不论时代怎样变迁,雷锋精神的本质内涵是不会变的这就是“四种精神”。

一是艰苦朴素反对奢华的精神。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反对奢华,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生存文化之一。它既体现了雷锋的基本品质,也体现了雷锋的文化自觉。1956年,雷锋参加工作,到乡政府当通讯员才有14岁,如果没有生存文化的自觉,他的好品质无法养成,舍己为人就是一句空话。即便是财富丰盈的今天,同样要大力提倡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反对奢华,也要练就这样的生存品质,关键时刻才能有所奉献。在《雷锋年表》中有这样的记载:“19608月:(他)把平时节约下来的200元钱分别支援抚顺市望花区人民公社和辽阳水灾区,受到部队表彰,团党委决定树立雷锋为节约标兵。”雷锋说:“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雷锋能够做到的,我们今天的青少年也不难做到。

二是助人为乐不图名利的精神。在雷锋帮助他人的故事里,我们可以读到雷锋做好事已经成了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你看:

——雷锋给丢失钱和火车票的大嫂买来了车票,大嫂要感谢他,含着眼泪问:“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在部队工作。” 

——雷锋帮助雨中携带幼儿的妇女,人家很激,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雷锋说:“不要感谢我,应该感谢党和毛主席啊!” 

——雷锋帮助去远方找儿子的老大娘到了儿子,母子一再感谢雷锋,雷锋却说:“谢什么啊,这是我应该做的。”

…………

“人于我有恩不可忘,我有恩于人不可不忘。”雷锋做好事不贴标签,没有功利性,所以没有一丝矫揉造作的痕迹。大人能够做到,小孩也可以做到。雷锋有一句名言:“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 这正是助人为乐的本质所在。

三是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的精神。 

《雷锋年表》记载

19569月:在安庆乡政府当通讯员。   

19561117日: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   

195728日:光荣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时被评为县委机关工作模范。   

1957年夏:担任望城县治沩工程指挥部通讯员,治沩工程结束,被评为治沩模范。   

19581115日:到鞍山钢铁厂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被分配在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当推土机手,不久,出席鞍山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59820日:报名到鞍钢弓长岭矿山参加新建焦化厂工作。   

195810月至19601月:在鞍钢一年零二个多月时间里,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红旗手,18次被评为标兵,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 

19608月:参加上寺水库抢险救灾,带病连续奋战77夜,表现突出,团党委为雷锋记二等功一次。

19601123日: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作出授予雷锋“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决定。

19601127日:雷锋荣立二等功,作为立功代表在全团授奖大会上发言,团长吴海山、政委韩万金分别向雷锋颁发二等功奖状和“模范共青团员”奖状,此后,雷锋又荣立过三等功一次,受团、营嘉奖多次。”

这些记录,是荣誉,也是雷锋爱岗敬业的见证,更是他刻苦钻研的证明。雷锋爱岗敬业的精神很朴素,每一个人都可以为。雷锋学习钻研的精神很简单,就是发扬钉子的“挤”和“钻”的精神,每一个人都可以做。

雷锋爱劳动,更爱劳动者:“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雷锋不怕吃苦,敢于同困难挑战。他说:“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四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经历儿时磨难的雷锋,沐浴在党恩中,他的生命有了归宿,精神有了归宿。1958年春上,望城县委决定派他去学开拖拉机,他很兴奋。很快学成了,同年316日,他在《望城报》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我学会开拖拉机了》。我们可以想象雷锋的自豪。

196012月,雷锋在《前进报》发表署名文章《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雷锋把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的赤胆红心,化作一篇篇激情洋溢的文字。集体主义精神也是雷锋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没有国,哪有家;没有集体,个人何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集体,爱护集体,为集体争光,这些,雷锋做到了,我们的青少年也能做到!

雷锋的“四种精神”是克服困难的法宝。雷锋在他的诗《困难不可怕》中写道:   

……  

困难只能欺侮那些不能吃苦的人,   

困难害怕吃苦耐劳的战士;   

困难只能欺侮那些胆小鬼,   

困难害怕顽强进攻的战士;   

困难只能欺侮懒汉,   

困难害怕认真学习的人;   

困难只能欺侮那些脱离群众的人,   

困难害怕团结一致的伟大集体!

第二,学习雷锋精神要贯穿在日常的行为习惯中。我们不难看到现实中部分少年朋友害怕困难,连一些青壮年也甘愿在困难面前低头。“不成功,便成仁”在一些圈子内,中华民族“义”的文化有沦丧苗头,“礼”也有所缺失,“勤”与“俭”大受考验,庸、懒、散、贪便随之而起,这是时代的悲哀,文化的悲哀,道义的悲哀。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弘扬雷锋精神,学习雷锋精神加以弥补和矫正。

一个作家说:“美德,往往存在于良好的行为习惯中。” 雷锋精神不复杂,不难学,关键在于成为习惯。“习惯”是个顽固的东西,坏的习惯难以革除,好的习惯难以养成。学习雷锋精神,开展活动只是一种传播的手段和途径,是一个告知性的影响过程,不是学习的目的。要通过活动抛砖引玉,张扬雷锋的美德,发现普通人身边的“典型”。同时,可以考虑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传扬公民学习雷锋行为的“典型美”,让广大公民得以效仿,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可以结合“感动地方十大物”、“好人就在身边”等良好道德行为风尚引领活动的展开,运用文化领导权来推动学习雷锋精神的长效化。

第三,要把践行雷锋精神当作全民的道德修养。要把雷锋精神纳入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质性内容,当作公民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少年、青年要学,中年、老年也要以身作则,要营造“人人的都是雷锋,个个都是好人”的良好氛围。儿童、少年践行雷锋精神用以训练好品质,以求进步;青年、中年践行雷锋精神用以树精神品牌,以求立身;中年、老年践行雷锋精神用以练修养,以求立德,传承后人;各级领导干部践行雷锋精神用以官德,以身作则,倡导新风,缩小官民之间的距离。总之,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都应当践行雷锋精神,都可以在雷锋的精神中获得益处,都能够在传承雷锋精神的行为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锻炼成长。可以这样说:雷锋精神,老少咸宜,官民皆益。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良好风尚的精神旗帜,树立好、维护好这面旗帜,每一个公民都责无旁贷;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要件之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部分,每一个公民都应当记住并践行:“学雷锋,做好事”!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学习雷锋好榜样/放到哪里哪里亮……”;“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学习雷锋好榜样/……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心中又响起《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

《学习雷锋好榜样》,越唱心里越亮堂,每个公民都躬行,好人促进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