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感人肺腑的亲情大戏---《咱家那些事》(未完待续)
作者:王丕总

一、一、主题思想--弘扬民族精神,唱响时代主旋律
该剧讲述的是一个具有姐弟六人--四女二男、父母双全的大家庭中发生的种种事件。重点是八个不同类型的家庭、一个工厂、一个民营企业的发生与发展历路;重点人物十六个。贯穿本剧始终的是和谐、团结、奋进、正义、宽容、勤劳、互助和孝道。在物欲横流、腐败充斥、人性扭曲、人情淡薄、崇洋拜金、趋炎附势、唯利是图、投机取巧、为富不仁的病毒慢慢侵蚀着健康人们的肌体世风下,太有必要大喝一声,猛击一掌,让迷迷茫茫和昏昏噩噩的人们清醒起来!昔日耻笑资本主义社会是:“人和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笑贫不笑娼”的社会风气和人生价值观居然今日在社会主义的红色中国也要安家落户了!可叹,可悲,可怕!
剧中有几场特别感人的戏集中现了主体精神。一是二姐李秀华的丈夫梁明杰被绑架,要挟用六十万元来赎人。一家人为此又是筹款又是设法营救,在此过程中,大姐夫李茂才、二弟李国强、三姐夫王永顺、大哥李国立都表现得很主动、热情、义无反顾,尤其是在与河北王经理(绑架一伙的主谋)一伙绑架者斗智斗勇一场更为精彩。二是李茂才发现胃癌后在医院被秀华遇见,得知这一噩耗后众姐妹摒弃前嫌,齐到医院探视,秀华主动联系医院医生,主动提出承担全部治疗费用;大家排班轮流护理病人,安抚病人家属—大姐秀荣。
秀华是市里主管工业口的主任,位高权重,可她并不以权谋私。三妹夫王永顺所在厂厂长托王永顺送礼走门子,被她严词拒绝,并退回贿赂款一万六千元。王永顺在农贸市场作管理员时上班时间同他人喝酒打人被开除时她没有徇私情。丈夫梁明杰公司资金短缺,她去求属下一工厂邱厂长帮忙借款时,邱厂长借机以要他一个亲戚进审计署为交换条件被秀华严词拒绝。虽然秀华让人感到冷峻、古板、不苟言笑、不近人情,但作为政府官员,她是个讲原则、严于律己的合格公务员。在家庭生活中,在大事大非面前,还是拎得清的。
三姐李秀燕开办婚庆公司,是在妹妹秀红的倡议和支持下进行的。虽然为拍戏借用秀红单位办公楼走廊、打坏吊灯赔款等事情闹得姐妹俩一度反目,甚至秀红为母亲办生日聚会时都不愿秀燕到场。可当她看到三姐秀燕主持的婚礼有章有序,而又能急中生智应对突发事件(“喜”从天降一事)时就意识到三姐有这个能力。说动丈夫彭新把朋友的一间闲房免费提供给三姐同时主动拿出二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大姐夫李茂才更是自费为其制作铁器道具、又拿出三千元赞助费。秀燕朋友老方更是给与大力支持,财力、物力自不必说,还为她做宣传,拉客户,忙前忙后。
这样生动感人的场面还有很多,不再一一例举。
二、人物鲜活生动,感染力很强
剧中涉及人物众多,个个鲜活、生动,各具特性。最典型的要数李母、长子、长婿和红妹。
李母的善良、宽厚、热诚、勤劳和达观使她独具人格的魅力。她像一块磁石一样,紧紧地把一家人凝聚在一起。
大儿子李国立在单位上工会里辛辛勤勤、踏踏实实的工作着,其工作能力和业绩是大家都公认的。老部长退休前一再向上面推荐他接替自己的职务,可就是迟迟不给任命。工会主席姚某人百般刁难,到云南开会本应他去,却换成一女的刘曼云顶替。可会后的报告却让他代写。利用花车设计方案百般发难,施工由他去盯、工人由他去找,可盒饭花费不给报销,让他自己想办法。花车评比得全市第一名,宣传部魏部长为花车事请客吃饭,工会姚主席却不让国立去,把成绩和荣誉让刘曼云领去。工会调整把刘曼云留下,把国立给开了。凡此等等,让他受尽了屈辱。老婆丽敏骂他窝囊,丈人一家奚落他百无一是;自己在家也抬不起头。大、小姨子伙同老婆逼其离婚。妻子带着女儿欣欣长期住到娘家去。自己回到冷清的小家里,无可奈何地沏上一盒方便面。禁不着失声痛哭,仰天长叹,问苍天:“父母教我本份做人,踏实做事,这难道错了吗?!为什么,这是为什么?!”。他困惑,彷徨;他徘徊,无助,他默默地一个人承受着,在父母姐妹和家人面前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依然无怨无悔地帮助自己的弟弟、姐妹们。他没有向邪恶低头,面对邪恶他也时常不屑一顾,昂起自己的头颅拂袖而去。…….。
国立的岳丈是个势利刻薄、古怪挑剔的人。病在家里,却无人送他去就医。适逢国立母子去看孙女欣欣,不计前嫌,送他到医院就医(此前,妻子丽敏已和国立离婚)。住院期间,大、小姨子和她们的丈夫无一人到医院探视,更别说护理了。国立的母亲劝国立说:“…….,,人在做,天在看。帮别人也是在帮自己。…..。”。国立的前岳丈临终前不无感慨地说:“古人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过去都是我瞎了眼,委屈了你,对不住了。国立,爸求你和丽敏复婚把。”。老人把女儿丽敏的手和国立的手紧握在一起。国立送走了岳丈,处理完后事,接回妻子和女儿,一家人团聚了。在单位,国立在姐丈李茂才的帮助下,到分厂下车间兼作工会工作。凭着自己的努力和三妹秀燕的帮助,取得了一连串的成就,初升为生产调度,继而提升为厂部副主任。他的文艺节目被市里评为一等奖。文章和漫画作品也在报纸和刊物上发表了。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原工会刘曼云又厚着脸皮来求他代写材料。真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对这种厚颜无耻的人理应被嗤之以鼻。
这个人物,剧中戏不算太多,但人物很饱满,很生动,很亲切,很温暖,很感人,给人留下良好而深切的印象。属于成功之作。
红妹,一个来自南京的白领打工妹;年青,亮丽,文静,温柔,能干。美而不妖,能而不燥。起初她在梁明杰的粮油公司任会计兼秘书。国强到来后,她对他颇有好感,处处温情关注。以致犯下大错--私自将公司仅有的40万元流动资金打到国强的卡上,国强携款出走,给公司和红妹带来灭顶之灾。红妹虽然对国强的行为极为愤慨,但她坚信国强是去干正事的,绝不是骗款。她到东北找国强不果,回到北京后原在公司已濒临破产,只好另谋生路,但由于自己的过失导致原任职公司陷入困境,应聘单位无一敢聘用她,只好靠推着流动馄饨车去街头谋生。当她发现住在自己隔壁的房客--一个酒疯子居然是国强时,惊叹不已,一时间爱与恨一起涌上心头……。当她听了国强的辛酸经历后,善良的红妹又用自己无私的纯情的真爱去帮助他,温暖他,抚慰他,使他重新振作起来。国强兑过来春山饭馆,经营的红红火火,这其中也倾注了红妹的辛勤汗水。国强还想重新捡起养海参的项目,可苦于资金匮乏,又得不到昔日朋友的信赖与支持。自己陷入极度的困苦中,此刻,又是红妹伸出温暖的手,通过大钢帮他重新找回昔日的友谊,国强在红妹的全力帮助下已经步入了康庄大道。然而,红妹的一片良苦用心换来的却只是兄妹意义上的一声谢谢,红妹藏在心底的情爱期望失落了,她无怨无悔,最终选择了离开--给国强留下一张字条悄悄地去了返回家乡南京的火车站。国强看到字条后,当机立断,一路火急地直奔车站,可发往南京的列车已缓缓启动,国强望着即将驶去的列车悔恨交加,百感交集,猛回首,看到红妹手拉着旅游箱站在自己的身后,二人稍一楞神,便不约而同地奔向对方,大大地舒开双臂紧紧拥抱在一起,热泪肆意地滚落下来,久久地,久久地,谁也没说一句话。他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拉着旅游箱走出了车站。不久,她们就履行了结婚登记手续。
红妹,在剧中的戏也不很多,然而,她的善良、真诚、纯洁的心灵就如她青春亮丽的体貌一样,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应该说,这个人物的塑造也是相当成功的。
大女婿李茂才,一个稳重、厚道、宽容、大度、有能力而又踏实,有见识而又不张扬,乐于助人而又不求回报,颇有长者之风,圣人之道。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他在知道自己得了胃癌之后,不忧郁,不惊慌,自己默默地盘算着,利用自己有限生命里为亲人们做一些切实的力所能及的事。他为三姨子自费制作铁件,为王永顺指导制冷电器维修业务并自费为他置办工具,为妻子秀荣买份养老保险,凡此等等,在手术前从容地安排好后事。他就是众姐弟辈的精神领袖。他一切从自己做起,从不颐指气使。
剧中最具感召力的人物,非此四人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