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315在全国大众瞩目的食品安全领域又爆出了一家知名跨国公司,mcdonald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时间关于mcdonald的话题成为网络和其他各路媒体热议的问题。
在听某广播的“专家”评论中,主持人和专家一直在质疑,为什么的我们的消费者不能去抵制这些不良商户呢,还给他们留出来了生存的空间,提到明天麦当劳会依然是人满为患。
对于“专家”的这种解读有些愤慨,食品安全的问题既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消费者来解决。而且在当前的食品安全环境下,消费者也没有能力来抵制麦当劳。为什么呢?
消费者是有选择权的,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权来促成商户之间的竞争来提供产品和服务质量。但是我们消费者的选择权包括那些呢:
一是自己做饭(安全性最高,但是也面临不安全原材料与半成品的威胁)
二是到更高档次的地方消费(高价可能对应高质)
三是去与麦当劳同等价位,食品安全更没有保证的其他商户消费
四是选择在麦当劳消费。
第一个选择消费者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在社会分工的大趋势下,在人民的生活压力普遍较大,时间就是金钱的社会背景下,很多消费者付不起这个时间成本。
第二个选择是消费者要付出更多的经济成本,这一点对大多数只为果腹的消费者也是难以承受。
第三个选择是让消费者承受更大的伤害,非理性选择,消费者不会去做的。
最后,只剩下第四个选择了去麦当劳消费。
从我个人的选择来看,我是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尽量自己做饭,出去吃饭在可能的情况下一般会选择KFC或者mcdonald。虽然我对KFC和mcdonald的满意度越来越差,对其就餐环境和服务越来越不满意(他们的地面明显的不干净,有些店的卫生间的卫生也很差),但是我还是选择了他。这里有一个假设,那就是经过严格的市场经济和法律环境洗礼的跨国公司,虽然其道德水平比在母国时候大打折扣,但是比国内大多数企业的道德水平还是要高一些的。
所以,在面对无良商户的时候,我们不要责怪消费者在明明知道真相的情况下,还要选择,还要给无良商贩以宽容。消费者也无可奈何,他们总要在社会分工的大环境下生活,他们总要去消费,他们无从选择一个安全的去处,只有选择一个相对好一点的去处(也就是锉子里面选将军)。这时候,我们看到市场机制也在发挥作用,但是选择一开始就是不是朝向最优,而是朝向次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面前的无助,作为公共领域的食品安全应当成为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政府应当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选择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大部分商户努力的方向是最优的那一个,只有这样,消费者的选择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促进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