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闪电战 ?


 

微博火了!从2009年中旬开始,由新浪带起的这波微博浪潮中,微博几乎转瞬间就成为了各家门户网站和内容网站的标准配置。这场微博大战中会不会重新上演当年博客大战的结局?

 

企鹅的闪电战

在微博大战中,腾讯的微博在四家门户网站中出现的最晚,并且一直处在测试期。然而事实上,几乎各家微博都能够感受到腾讯的来势汹汹。腾讯的QQ终端几乎占领了每一个中国网民的桌面,并且通过IM软件的粘性,又成功的延续出QZone、SNS等众多产品,而从腾讯目前的计划来看,腾讯很可能将微博作为QQ客户端的一个重要的新组建,用来冲击市场。

如果从时间的维度上来看,腾讯是最早进入微博市场的试水者,当大洋彼岸刚刚催热Twitter的时候,国内纷纷涌现出一批效仿Twitter模式的网站,腾讯就加入了这第一波微博浪潮中,推出了滔滔网。但包括滔滔网在内的第一波微博网站们,显然都没有找到运营炒热这类网站的方法。生硬的效仿Twitter似乎并不符合国人的习惯,虽然腾讯也在QQ软件中添加了滔滔面板,不过最终仍然没有激发用户使用的狂潮,最终滔滔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变成了一个无聊网友在里面滔滔不绝大方口水的闲话地带。

 

如果腾讯是鱼,微博市场的混乱就是水。当网易和搜狐纷纷紧跟新浪上马微博之后,腾讯不仅没有着急的推出自己的微博,反而一番常态的将滔滔网关闭了。当人们都误以为腾讯会推出微博市场转攻其他方向的时候,腾讯微博突然间在4月份以全新的面孔登场。

从新版腾讯微博来看,这一次显然给了微博更大的力度。腾讯专门开发了QQ 2010Beta3版本,将微博的功能整合进了该版QQ中,而且这一次更大胆的将微博直接安插在了QQ传统的聊天切换位置,让用户可以更频繁的使用到微博。相比其它门户网站需要让用户养成打开浏览器后登陆发布的繁琐操作,在电脑中腾讯微博很可能会因为这种便捷的操作而吸引更多用户。

可以想象的下一阶段,腾讯势必也会将自己的微博整合进手机终端版的QQ中,依靠这种终端粘性,腾讯可能会比网易、搜狐等缺乏终端软件用户群的门户网站更据竞争优势。而从腾讯目前的产品结构上而言,腾讯除了将微博与QQ整合之外,还可以与QZone等众多产品进行整合,让腾讯微博可以更快的在更广的范围内铺开,看似平静的腾讯微博显然在静静地等待掀起更大的风暴。

 

微博成门户标配

几乎就在腾讯低调推出微博的当天,来自新浪的一份新浪内部邮件显示,新浪正式批准成立微博产品事业部,由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彭少彬兼任微博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邮件称,原隶属于产品事业部及运营部的微博项目团队成员划入微博产品事业部,全面负责微博产品的开发、运营及规划。

名人永远是成名的捷径,新浪微博的成功几乎是新浪博客成功翻版,依靠新浪在名博中积攒的大量明星、意见领袖和行业领袖资源,新浪几乎转瞬之间就将微博这个词运作成了网络流行词。韩寒开通微博后,一夜之间就有2万粉丝涌现。

在新浪成功之后,一直贴身紧随新浪的网易和搜狐也先后推出了自己的博客板块,新浪热推的是各类明星名人,网易选择了草根网友,将一些草根网友推到了前台。不过从界面到微博运作方式上来看,和新浪的微博差异并不大。而搜狐选择的是美女等网络稀缺资源。

如今四大门户均已开发了微博产品,微博已经成了门户的标配,一场微博恶战在所难免,但其中作为独立事业部运作的仅新浪一家,这从侧面也反映出新浪对微博产品的重视。

从目前微博的发布终端来看,手机可能是微博重要的发送手段,依靠传统的短信方式发送微博虽然方便快捷,但是很难实现和其他博友的交互。而通过手机中的浏览器发布微博又会遭遇屏幕大小等限制。因此四大门户最终那一家能够推出一个让用户在手机平台快速方便发布微博信息的终端软件非常重要。到目前为止,只有新浪一家推出了针对塞班系统的手机微博发布平台,而搜狐、网易和腾讯都没有推出手机的微博客户端软件,在用户体验和便捷性上已经先输了一局。

就如同当年的博客热潮一样,从现在的微博发展局面来看,新浪很可能凭借着自己一马当先的优势,继续成为最有影响力和人气的微博平台。腾讯通过QQ客户端等强力捆绑手段,估计也可以和新浪争夺下部分江山,而且腾讯手机版QQ几乎已经遍布了各个种类的手机,这种技术优势很可能在推广微博的时候化作速度优势,快速的赶超新浪。

而搜狐则可能只是保持一个拥有的态势,想要超越新浪和腾讯难度很高。除非搜狐能够通过自己的手机输入法等终端软件,实现与微博的结合,或许也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扳回一局的可能。网易目前完全缺乏手机软件的开发经验,如今仅仅是希望用户通过手机发送短信和登录网址发送微博,就意味着没有任何优势留住用户,所以网易未来将会是四大门户微博中最缺乏竞争力的微博。

 

混战中的微博

从近一段的微博发展情况来看,微博在2010年很可能会延续博客在国内发展的轨迹,成为各个网站争相上马的标准配备。除了四大门户的微博之外,凤凰网微博和人民网微博可能是颇具竞争力的两个微博。

网站在抢夺名人资源,作为加入微博的名人,又何尝不是在争,争人气,争粉丝。凤凰网的微博优势在于凤凰卫视旗下的众多知名主持人、一线记者和时事评论员,凤凰网如果能够将这些资源牢牢地锁定在凤凰网微博之中,一定能够聚集不少关心新闻时事的网友。而人民网微博则能够发挥自己在政治领域的权威性,从今年人大期间各个人大代表开微薄来看,人民网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品牌优势开创出属于自己的微博地盘。

在未来,各个SNS网站也会是微博最有力的竞争者,包括开心网、人人网在内,都具有短消息发布的功能,如果看新浪的微博是为了追逐明星、追逐社会热点,那么在SNS网站中使用微博,发布信息告知自己的好友自己在做什么,对于多数网友来说或许更为务实。社交网站MySpace聚友网就已经加入这场微博战争,推出了独立运作的微博平台9911,并将目光瞄向了“快乐女声”,使得大量音乐人和粉丝加入,一时间名声大噪。如今许多行业网站也在争相加入微博功能,通过优势保持微博的存在或许简单,但是目前微博的身尚无成熟的盈利模式,这成为微博未来发展直观重要的问题。

目前,业内对于微博未来的盈利模式有三种猜想。一是与电信运营商短信分成。很多用户更乐意通过手机以短信的方式发布微博信息,这也为电信运营商带来很大流量,那么,利益分成就可能成为一种盈利的来源,但直到目前,尚无一家网站实现这个目标。二是广告分成,新浪博客曾创造过广告分成的前例,但对于微博,因为手机广告的泛滥导致人们的逆反心理,这一猜想是否能够成功还是未知数。其三就是VIP收费,但目前这一业务尚无网站开通,是否能成还要以观后效。

 

传统兵团

门户兵团

媒体兵团

软件兵团

行业兵团

他们都是Twitter模式忠实的追随者,恪守着传统微博的运营方式,不过在中国式的微博战争中,传统似乎也成为了负担。

依靠积累已久的门户知名度和用户群,这些互联网中综合媒体巨头是微博最狂热的推手。

传统媒体中他们是精英,当将战场迁移到互联网世界时,他们的力量仍然不可小视,他们往往掌握着第一手的关键信息。

依靠客户端如阿健牢牢占领用户的桌面之后,在通过软件的粘性不断的扩展自己的周边服务。吸引人气手法更胜一筹。

在行业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因此在吸引行业精英的时候,将会比其他微博更加有魅力。

代表网站

代表网站

代表网站

代表网站

代表网站

嘀咕

同学网

品品米

随心微博

聚友9911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网易微博

凤凰网微博

人民网微博

金羊网微博

 

腾讯微博

中关村在线微博

和讯财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