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是人对世界看法的一部分,是对人生的看法。中华文化既然认为天人合一,显然,中华文化对人生的看法是和对自然的看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多好!一心为别人!又讲:“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天下没有比水更柔软的,但攻坚强的东西时,谁也没它厉害,谁也搞它不赢。《庄子》讲:“莫寿于殇子,彭祖为夭。”庄子的话是有道理的。从某种观点看,生下来的小孩寿命长,从另一种观点看,彭祖活八百岁寿命也短。庄子所说的寿命长,可以认为是讲人的精神、人的事业可以不死。这也是《老子》讲的,“死而不亡者寿。”
中国人讲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南宋末年有位诗人写道:“遗表不随诸葛死,离骚常伴屈原生。”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伟人都是非常积极向上的。郑板桥非常爱民,写了一首诗:“县衙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肖楚女说:“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还有雷锋,他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非常积极、向上、正确的人生态度。
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人生观应当是什么样子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