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油价的调升,油价这个敏感词再次成为大众话题的一个焦点词汇,作者与一帮老同学在网上聊天时自然也绕不过该话题,当在美国工作的同学将目前美国的油价告诉我们时,作者也凑热闹,将目前印尼的油价也发给他们,下面就是三地目前的油价:
中国:93号汽油现价人民币7.94元/升约合4.76美元/美加仑
(各地油价存在差别)
美国:相当于中国93号汽油的美国87号汽油现价3.80美元/美加仑
(每天都会随油价的变动而变化)
印尼:相当于中国93号汽油的印尼初级汽油近5年来一直维持在印尼币
4500盾/升,约合人民币3.09元/升,折1.85美元/美加仑
注:按1美元=6.32人民币和1美元=9200印尼盾汇率计算
按1美加仑大约等于3.785升换算
作者须说明一下,尽管遇到民众的强烈抗议和部分政党的反对,印尼政府仍然决定从下月1号开始上调油价,初级汽油从目前的4500盾/升上调到6000盾/升(约合人民币4.12元/升),并且规定从下月1号开始所有私家车不再能使用受津贴的初级汽油,须改为使用按市场价售卖的高级汽油,现价为9550盾/升(约合人民币6.56元/升)。
从上面三地的油价很清楚的看到一个结果:中国油价最高,美国次之,印尼油价最低,而目前国民平均收入的现况则是:美国国民最富,中国国民次之,印尼国民最穷。
为什么三地油价相差如此之大,为何出现其油价高低与国民平均收入高低不一致的经济现象呢?从这一经济现象我们看到了些什么?作者在本文尝试做一番深入分析。
在进行分析之前,首先须对燃油的真实成本有个不太离谱的判断,须弄清楚燃油的成本是否真的会随着国际油价的涨跌而线性起伏。考虑到中美印尼都是石油净进口国,在分析燃油的成本时必须将本地原油与进口原油分开测算出成本再根据各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进行总合,进而得出燃油的大致成本,通过这种方式测算出的成本才比较真实可信。有了比较清楚的真实可信的燃油成本为基础,再对与燃油有关的经济现象和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及因此而得出的相关结论或进行相关评论才有事实依据,才能让人信服。
先看国际市场的油价,目前的107美元/桶左右(以NYMEX原油-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为例) 的油价并不能反映原油的真实成本,其中含有金融资本的投机溢价按15美元/桶左右估算、中东紧张局势的战争风险溢价按15美元/桶左右估算、行业应有的含税高额利润按35美元/桶左右估算,那么原油的真实成本估算为42美元/桶左右,并假设该价格是到岸成本价。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像原油这样的国际大宗商品的交易,实际上可视为政府间采购的国际贸易,其交易或签约方式与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在菜市场买白菜萝卜的那种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不是那种一天一个价或早晚价不一样的“随行就市”式的买卖合同,而是签订长期合同,一般是以“年”为单位的,比如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甚至更长时间段。像这种政府间或国际巨型公司间的交易合同,在谈妥交易条款确定合同价格后,合同期内其交货价格是不能随便变更的,尽管在合同中会注明一些经双方协商同意可修改合同的条款,会注明交易价格随汇率和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等因数的变化而相应变动的条款,比如双方规定当出现不可抗力因数而影响合同的执行时双方可以取消合同或延期交货或调整价格(升或降)等等,但变更合同的任何条款都是受到严格限制的,而且可以肯定地说合同中不会出现那种在中东打一炮油价飙升20美元/桶,合同价格马上就跟着跳升20美元/桶的条款。
此外,各位回顾一下过去10余年的原油价格走势,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每年的9月至12月期间,原油价格大都处于跌势回落的调整状态,大多数年份该段时间的油价都处于一个相对低的油价水平,我们可以合理地将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理解为这段时间正值买卖双方谈判下年度原油交易价格的时间段,欧美金融资本主导的国际原油市场其价格在这段时间的回落正是为了配合他们在谈判中争取到相对低的原油买价的缘故。
清楚了上面列出的背景情况,作者估算今年进口原油的价格如下:
2011年9月至12月原油价格在80-100美元/桶,均价约90-92美元/桶,考虑到大宗采购的折扣和买卖双方长期合作能获得的优惠价格等因数,估计成交价格在85-90美元/桶的水平,按平均88美元/桶计算。即:
2012年进口原油平均到岸价格(成本)为:88美元/桶 ---- (1)
再估算本国生产原油的成本,参考上述对国际市场油价的估算,作者认为本国原油的成本可以采用进口原油价格减去海运费的方式估算,按海运费平均2美元/桶计,本国原油成本定在40美元/桶是合理的。即:
2012年本国生产原油的成本为:40美元/桶 ------------------- (2)
根据上述(1)(2)数值和中美印尼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可以很容易地推算出三国各自的原油成本如下:
中国(56%对外依存度):88美元/桶x0.56 + 40美元/桶x0.44
= 66.88美元/桶
= 422.68人民币元/桶 ----------- (3)
美国(53%对外依存度):88美元/桶x0.53 + 40美元/桶x0.47
= 65.44美元/桶 ------------------ (4)
印尼(10%对外依存度):88美元/桶x0.1 + 40美元/桶x0.9
= 44.8美元/桶
= 412160印尼盾/桶 ------------- (5)
一般而言,一桶原油可以提炼出90%左右的燃油(汽油50-60%、航空煤油、普通煤油和柴油50-40%)和10%左右的沥青和石蜡。假设沥青和石蜡的价值按50%折算成燃油,那么一桶原油的成本相当于0.95桶燃油的成本,再按1桶=42美加仑×3.785升/美加仑=158.97 升换算,那么1桶原油成本可以换算为约150.93 升燃油成本。
根据上述数据,具体可以推算出各国每升或每美加仑的燃油中包含的原油成本分别为:
中国:2.80人民币元/升 ----------------------------- (6)
美国: 0.43美元/升或1.64美元/美加仑 ----------- (7)
合2.74人民币元/升
印尼: 2730印尼盾/升 -------------------------- (8)
合1.88人民币元/升
由于各国都采用大型自动化生产设备提炼燃油,假设三国的炼油设备的折旧成本和人工成本差异可以忽略不计--实际上中国的设备折旧和人工成本应该会低于美国,那么三国的炼油成本相等。当假设三国政府对燃油行业的征税率同等时,在计入炼油成本10%、行业合理的高额利润(含税)40%、分销环节成本10%和分销的合理利润(含税)30%后,燃油合理的零售价格分别为:
中国: 6.17人民币元/升 -------------------------- (9)
美国: 0.95美元/升或3.61美元/美加仑 ---------- (10)
合6.03人民币元/升
印尼: 6012印尼盾/升 -------------------------- (11)
合4.13人民币元/升
通过上面的推算获得燃油的成本和合理零售价格数据后,再回到前面提出的经济现象:中国油价最高,美国次之,印尼油价最低,从中就可以具体分析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
1。中国油价最高,美国次之,印尼油价最低的排序是合理的,因为该排序与三国燃油的成本高低排序完全一致;
2。中国油价调升到8元人民币/升左右(各地略有差别)是不合理的,这至少反映出两个问题:中国对石油行业的征税率高于美国和印尼或/和中国的石油行业在获取高额的行业利润基础上还获得了高额的垄断利润。该超常征税额或/和垄断利润高达1.83人民币元/升;
3。美国目前的油价$3.80/美加仑是大体合理的,与作者推算的合理零售价格3.61美元/美加仑比较接近。这说明美国的石油公司在收取行业的高额利润后再向消费者加收的垄断利润不很离谱,同时也反映出作者上述的估算成本和行业利润率与事实出入不大;
4。印尼目前的油价4500印尼盾/升,反映该国政府和石油企业确实没有向消费者征收和收取该行业应该达到的税额和高额利润,但也绝非该国政府声称的每年都因燃油的低价而让它背负了超百亿美元的津贴压力。当初级汽油价格调升到6000印尼盾/升--与作者估算的合理零售价几乎一样后,政府还硬性规定私家车不能使用该初级汽油是没有依据的,因为在该国目前的原油对外低依存度的情况下,该销售价格已经为政府提供了应得的税额,也为石油公司贡献了该行业应有的高额利润。
作者在下一篇文章中以三国的燃油价格差异为例,将对相关的经济政策等进行更深一层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