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产生之前的时期
·寒武纪和奥陶纪
以泰沂山系为骨干的海岱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的底层十分发育。
·石炭纪
鲁中丘陵地区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煤炭资源,均产生于石炭纪时期形成的底层之内。
·中生代
众所周知,中生代是恐龙家族的天下。海岱地区是发现恐龙化石较多的地区之一,其出土量在国内仅次于四川省的自贡一带。
·第三纪
第三纪是新生代的第一个纪。这一时期哺乳动物迅速崛起,取代了爬行动物在地球上的统治地位。海岱地区第三纪哺乳动物比较繁荣,发现较多的哺乳动物化石有各种象、犀牛和各种鹿等。最为著名的是我国第一个古生物自然保护区-临朐县山旺古生物自然保护区。
二.旧石器时代初期
1、沂源猿人
沂源猿人的发现及其意义:沂源猿人的出土,是海岱地区第一次发现猿人化石,它将这一地区的人类历史提前了数十万年之久,并为在这一地区找到更多的古人类化石提供了重要线索。
地层堆积和年代:地层堆积的岩性特征一致,人类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均出自红褐色-棕红色砂质粘土层中,可与华北中更新世的离石黄土对比。沂源猿人地质时代应属中更新世。
人类化石:人类化石有头盖骨残片一块,额骨眶上部两块,牙齿七颗。
2、南洼洞旧石器遗存
南洼洞位于沂水县诸葛乡范家旺村西南山顶部,洞口高出山下河面约100米,海拔480米,西距沂河6.5公里。历次调查采集到石制品7件,类型有石核、石片和砍砸器以及一件有砍砸痕迹的鹿角。
三.旧石器时代晚期
1、乌珠台人:乌珠台位于新泰市刘杜庄。其地质时代可能是更新世晚期。
2、长岛人
3、千人洞遗址:千人洞位于沂源县土门镇北的鲁山之阳,东南距沂源猿人化石产地7.5公里。
4、上崖洞遗址:上崖洞位于沂源县土门镇芝芳村北约2公里处,坐落在柏坪山西北坡,南距沂源猿人化石产地约0.5公里。
5、日照沿海的旧石器:1983年起,先后在这一带发现7处旧石器地点,7处地点的地层堆积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