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中央《农村青年》:他的心在那遥远的地方


董洪简介:汉族,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首届甘肃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凉州兵团重量级作家之一。现为中国社科院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甘肃组委会《雪域天骄》电视连续剧筹备组制片人,被授予华藏影视城策划大师的荣誉称号,并兼任甘肃天马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和甘肃华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20098月,在三江源基金会和共青团青海省委共同举办的百名海归连百村活动中,被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青海湖乡同宝村聘为名誉村长
20098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董洪得知三江源基金会正在招募赴青海的名誉村长,他认为这是与青海合作拍摄《雪域天骄》外景的良机。而我曾经在香港的一家媒体任主编,也勉强算是半个海归吧,于是便报名参加,便有了我的青海之行。董洪说。
 
我的故乡武威与海北州仅有一山之隔,小时候,我在河西走廊常常望着蜿蜒如蛇的祁连山,幻想着山那边的景色。我有个堂弟曾驾车去青海,路上车坏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方圆百里没有人烟,差点被饿死,他讲述时的痛苦表情使我至今记忆犹新。提起对青海的印象,董洪的思绪仿佛回到了过去,声音也一下子低沉许多,“1991年底,我在破译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设计大师张江之谜时,曾经仔细研究过青海的历史资料。2004年,在修改长篇小说《雪域天骄》时,我又仔细研究了青海的地理风貌。但是直到2009827,我才平生第一次踏上了青海的大地,见到一个真实而美丽的青海……”
 
通过以往的研究和实地考察的认识,董洪认为,把旅游业作为青海第三产业的主导是青海的必然选择。青海省是一个面积大省,人口小省,经济总量弱,技术基础差。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青海省实现经济结构合理调整、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战略任务。但是,就总人口仅500多万的青海省来说,如果没有众多外来旅客的活动和消费,紧靠省内消费,以提供服务为特性的第三产业难以发展壮大。
例如,前海北州府所在地在门源县,人口有只15万人;后来迁到被誉为原子城的海晏县西海镇,全镇居民仅有2万多人,而海晏县也仅有27千人。这使董洪大为感慨,我所在的武威市凉州区人口就达百万,这种巨大的反差使我更清醒的认识到,青海的旅游业只能靠外地游客。
 
海北州海晏县青海湖乡同宝村位于青海湖畔的同宝山下,村民世代以放牧为主业。该村地大人稀,从冬季牧场向夏季牧场迁移就需要四天时间。记得我回到兰州后,一位朋友问我对接的村里有多少户人家,我告诉他只有500多人。他说他想给村里的学生每人赠送一个书包,而我则告诉他村里没有学校,因为那里的牧民尚未定居。他惊讶的老半天说不出话来。董洪说,不仅如此,当地的基础设施极待完善,就拿西海镇来说,早上竟然只有一家山西人开的小店能提供豆浆油条等早餐。
 
尽管如此,董洪认为青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海北州也是如此。
 
作为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的诞生地,海北州的金银滩注定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浪漫金银滩、神秘原子城,海北州的旅游业已经初具规模。但因为投入少,旅游资源总体上开发严重不足,宣传促销乏力,交通等基础设施非常薄弱,青海全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到十分之一。董洪说,而且青海的旅游业发展存在着旺季短、淡季长的问题,且淡季长达7~8个月,旅游人数寥寥无几,设施大量闲置。而旺季集中在6月到9月,旅游者纷至沓来,人满为患,服务设施和交通高度紧张。
 
其实说实话,当初我是想通过这个活动搭建一个与青海合作拍摄电视剧《雪域天骄》外景的平台,同时对村子的发展起一些参谋作用,结果没料到村长还要为村子带来项目、带来投资。董洪坦言,于是结合我们双方的实际情况,我决定在位于青海湖畔金银滩草原上的同宝村建立一个青海湖影视城,这样既解决了电视剧的拍摄需要,又给同宝村的旅游业一个强有力的支点。
 
此外,董洪还计划在摄制《雪域天骄》时大量选取唐蕃古道上青海的景点,为青海风光旅游做免费的电视广告,同时录用大量的青海籍歌舞演员,推出若干位影视明星,扩大青海旅游的知名度。
    青海湖影视城的策划方案得到了海北州及青海省各级领导的高度称赞和肯定,副省长高云龙看完方案后很满意,还说只要我们的前期投资到位,配套资金青海省政府会给我们想办法。谈到他的项目,董洪充满自信。
 
    按照董洪的计划,青海湖影视城建成后,将围绕青藏铁路旅游热线,结合青海省环湖赛郁金香节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全力打造同宝村的旅游品牌,进而以点带面,给同宝村乃至青海省的旅游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本文网址:http://ncqn.cn/html/201009/2/20100902150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