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的父母或监护人给我们爱和支持,但这些都不是无条件的。就是说,大多数父母都只是在孩子们满足了自己的期望的时候,才会爱他们。当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意的时候,他们就收回他们的爱-----
孩子们逐渐懂得,只有做了父母想让他们做的事情,才能得到父母的爱
-----
这种‘有条件’的结果就是,孩子们学会了抛弃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愿望,而只是接受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他们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
最终,孩子变得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而且在将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和谐的人
作为成人,我们也还在继续这这一过程,我们只是把那些最有可能被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赞许、爱和支持的内容纳入自我概念
并传递给孩子------
那么我们就失去了与自己真实的情感的联系,也不可能成为心理和谐的人……
我们需要‘无条件’的来接受我们人格中的所有方面……
一直爱孩子,接受孩子,在这种条件下,孩子就会觉得不需要去隐藏那部分可能会引起爱的撤销的自我,他们就可以自由地体验全部的自我,自由地把‘错误和弱点’都纳入到自己的自我概念中,自由地体验全部生活
问题是:我们是孩子么?如果不是,我们与孩子的区别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