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上调刚半个月的国内油价再次面临上调局面。来自多个社会监测机构的信息显示:国家发改委2月8号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后,布伦特、迪拜、辛塔——国际三地原油加权均价变化率已经超过4%这一调价红线,业界预测,在全国两会过后、3月下旬,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可能再次上调。
中广网北京2月22日消息(记者王浩)据经济之声报道,受伊朗紧张局势、美元走弱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连续走高。目前欧洲布伦特市场原油价格达125美元/桶,美国轻油达109美元/桶,创下9个月来的新高。根据社会机构测算,目前三地变化率已经达到4%。
按照发改委的规定,三地变化率达到4%,并且距离上次调价22个工作日,就将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国内上次调整油价是2月8号,如果按照22个工作日推算,最近的调价时间窗口将是3月8号。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目前成品油调价时间窗口已经打开,但应该会在全国两会之后。
林伯强:如果按22天的话应该是3月份,但是两会期间不会调的,至少按照经验是这样的,两会期间没有调过,这次是不是说也要缓一缓?有这种可能。但是窗口已经打开了,如果两会之前没调,我觉得两会之后就该调了。
但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认为,虽然当前国际油价涨势凶猛,却不排除未来发生震荡的可能。因此现在就判断要上调油价有些过早了。
董秀成:不能只看一时,要看整个时间段。现在几天是油价上涨了,但是过今天有可能油价下跌。总体判断是一个震荡的趋势,不会老是上涨,最近几天还是跟伊朗有关,炒作的比较厉害,如果伊朗平稳了,油价也会平稳。
董秀成还表示,油价调整的时间窗口不能完全按照发改委的调价公式去硬套,因为毕竟相关部门还有一个决策的过程。
董秀成:我们不能把它简单的理解成——算出来了,到调的时候了就马上调,不能这么来理解。因为我们价格政策也没有规定的这么死。算完以后,拿出一个方案,还需要批、同意等等,总是要有一个过程。它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现在还没有到这样一个程度。
根据机构测算,如果国际油价维持目前走势,到3月8号前后,国际油价三地变化率将在8%左右。有分析认为,调价时间越往后拖,国内成品油零售价上涨幅度越大,为稳定市场,国家也有可能一满足条件就马上调价。但林伯强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他认为,调价时间往后拖一段时间,即便到时候国际油价涨幅更大,但国内调价也不会一次到位。
林伯强:我觉得不会。国家可能会在4%和需要上调的幅度之间找一个平衡,所以调那么大幅度、调到头是不会的。按照目前的趋势,熬到3月份如果伊朗问题没解决,那个时候可能10%的幅度都有了。不可能调这么多,历史上也没有过。
由于近年来的通胀压力,每次上调油价都会跟CPI联系起来,但是今年物价下行趋势已经形成,那油价调整是否会更加顺畅?对此,董秀成表示,物价因素将不是今年上调油价的主要因素。而林伯强则表示:
林伯强:现在看跟CPI的关联应该不会太大。他们之间的关联很小,主要是心理压力的问题,这个压力主要是在通胀比较高的时候,通胀比较低时压力就很小。现阶段不会因为CPI决定调与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