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战役部分将领浮沉录
襄樊战役被朱德总司令称为“小的模范战役”,并作为我军“五路大捷”和“十大城市攻坚战”之一载入史册的战役。那么,当年指挥这场战役的叱诧风云的将领们后来的命运又是如何呢?
当时我军主要参战的是三支部队:
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
司令员王近山 政委杜义德
16旅旅长尤太忠政委邵子言 46团47团!
17旅旅长李德生 政委韩明 49团50团
18旅旅长肖永银政委刘昌 52团54团
桐柏军区
司令员王宏坤 政委刘志坚 副司令员孔庆德 副政治委员赵紫阳
28旅旅长杨秀昆 政委杨树银 82团83团84团
3分区司令员李定灼 政委吴罡 85团86团
陕南军区
司令员刘金轩 政委汪锋
12旅旅长薛克忠 政委谭友夫 34团35团
郧西白河独立团
郧阳均县独立团
王宏坤(1909-1993),湖北麻城人。襄樊战役时任桐柏军区司令员,受命统一指挥襄樊战役。刘邓率野战军主力投入淮海战役后,随王树声留守中原, 1949年5月,任湖北省委第一副书记、湖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50年5月,创建人民海军并任海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6年3月,任海军第二政委。“文革”中犯有严重错误,1977年被撤销职务。
王近山(1915—1978),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长征。襄樊战役时任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时襄樊战役实际上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建国后,任川东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都梁小说《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之一。
刘金轩(1908-1984),湖南祁阳人。襄樊战役时陕南军区司令员。建国后,任陕西省军区司令员,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军长,铁道兵副司令员、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李德生(1916—)河南新县人。襄樊战役时任6纵17旅旅长,“刀劈三关”、“黑虎掏心”的实践者。主攻破城的十七旅,荣记一等功。其麾下四十九团被授予“襄阳特功团”光荣称号;首先突破西门的四十九团一营,被授予“襄阳登城第一营”光荣称号。 1949年2月任二野师长,抗美援朝时任志愿军师长、副军长,参加了上甘岭等战役。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60年总结出“郭兴福教学法”。1968年任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70年总政治部主任,1971年1月兼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同年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1973年12月任沈阳军区司令员。1985年11月,任国防大学政委。在党的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十一、十二届政治局委员。1985年任中顾问委员会常委。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著有《李德生征程漫忆》及《李德生回忆录》。
尤太忠(1918--1998) ,河南光山人。襄樊战役时任6纵16旅旅长。1951年任志愿军师长。1970年任河北省革委会副主任。1970年 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1971年任内蒙古自治区委第1书记、区革委会主任、内蒙古军区司令员。1980年1月任成都军区司令员。1982年任广州军区司令员。1988年任中央军委纪委第2书记。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赵紫阳(1919--2005),河南滑县人。襄樊战役时任桐柏军区副政委。1949年3月后,任南阳地委书记兼南阳军分区政委。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秘书长、农村工作部部长、副书记,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第二书记、第一书记,中南局书记处书记,并曾兼任广东省军区政委、广州军区第三政委。“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被撤销一切领导职务。1971年起,先后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并兼任广州军区政委。1975年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兼成都军区第一政委。1980年4月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同年9月任国务院总理。 1987年1月为中共中央代理总书记,同年10月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并任军委第一副主席。1989年卸任,
孔庆德(1911- )山东省曲阜县人。襄樊战役时任桐柏军区副司令员。建国后先后任河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南军区炮兵代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孔庆德后为襄樊的三线建设做出很大的贡献。他是焦枝铁路、襄樊汉江大桥的总指挥。 今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年届97岁的将军孔庆德通过湖北省红十字会向地震灾区捐款5000元。武汉燎原文化公司正在筹拍20集电视剧《将星孔庆德》。(潘世东转载于襄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