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日记 :我这三十年的日子(231)


(注:上篇说到1988年9月底,我在西电任教的日子)
1988年10月1日 星期六
    下午2点多,严翔又来聊,说了半个小时就走了。严翔从小他父亲就不在身边,母亲工作太忙也太累,无暇顾及他们哥三个,这让严翔倍感缺少家庭的温暖;工作后,他自己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住在单位简陋粗糙的集体宿舍中,形单影只、顾影自怜的,所以,严翔想尽快地结婚。不过,他现在还没有女朋友,人家给他介绍了二个姑娘,都是让他哭笑不得的主:一个是咸阳国棉八厂厂长的女儿,她未婚先孕了,想给孩子找个爹;另一个是咸阳市市长的女儿,大他三岁,离异,不能生育,想找个无所谓亲生孩子的丈夫。严翔显得忧郁而消沉,这让我想起了鲁迅作品《故乡》中的闰土。
    今晚,陕西电视台开播西德系列剧《卢茨警长》;西安电视台开播美国系列剧《斯蒂尔传奇》。
1988年10月2日 星期日
    第24届汉城奥运会的新闻,我特别爱看,一改以往我对体育类节目的淡漠。
    今晚,陕西电视台开播《聊斋》系列剧。中国电视剧的主题继“改革热”之后,现在又是“古曲名著改编热”。而国产影片的样式,在惊险片和打斗片相继失宠之后,有人建议搞“儿童不宜片”;看来,有人想用“脱裤子”来拯救国产影片。
1988年10月4日 星期二
    在《文汇》杂志(88、4)上,我看了报告文学——《某省选举纪实》(姜惠林作)。十三大后,国内民众的民主呼声日高;不过,是风声大、雨点小,一帮乌合之众的吵吵闹闹而已!
1988年10月6日 星期四
    我去王淑荣家领9元钱的补贴。
    顺便去郭宝龙那里看看:他结婚后,学校在校外家属区,给他分了一间住房。他告诉我,我们在校内53号楼里的老宿舍,现在改成了学生宿舍,新宿舍还没分下来。他顺便提了一下,范晓光来了。
1988年10月7日 星期五
    妈妈要去上海了,今天,我和妈妈去农贸市场买了两只鸡,2元2一斤;妈妈还给我买了十斤细挂面,让我有时自己下面吃。
1988年10月8日 星期六
    红金没帮妈买到票,他让姨表兄-在西安火车站员工宿舍里烧饭的小宝,直接把妈带到了卧铺车厢上;妈妈这次还带上了小晶晶同去,我和红金送妈妈上车的。
1988年10月9日 星期日
    今天,我给上海的三阿姨拍了份电报,让她去火车站接妈妈;我在家用洗衣机洗了一大堆东西,衣服、床单和被套。
1988年10月10日 星期一
    看《文汇》杂志(88、4):传记文学《我与父亲章士钊》(章含之作);看《文汇》杂志(88、1):报告文学《疯狂的盗墓者》(赵抗援、崔龙弟作),传记文学《梁漱溟与毛泽东》(戴晴、郑直淑作)。
1988年10月12日 星期三
    下午课后,我去校房管处,把学校分给我的集体宿舍退了;从北京读书回来,我就不住校了,这样还可以报销月票和拿交通补助费,月票每张6元5,可报5元。
    西安电视台开播《英语之路》,我专门去北大街的青少年书店买教材。
1988年10月13日 星期四
    中午,我去王淑荣家里,她说张福祥已经把我的请调报告转给了徐益杰,徐说:“原则上放”,又往前进了一步,太好的消息!
1988年10月14日 星期五
    下午,我们教研室在新食堂的三楼开会。李建荣给我说:昨天下午,室领导们开会讨论过了,说放,让我再去给徐益杰谈谈。会后,我迫不及待地去找徐谈:
我:我调动的事,怎么样?
徐:室里没什么意见,看人事处了。
我:他们说要钱。
徐:我们出钱培训了,就等于给他们那里培训了;当然,你也回来工作了几年,看人事处怎么算了。
我:等您给人事处商量好了钱数,我再问宁波大学是否能接受。
徐:我先和人事处商量商量。
    路过钟楼,我在“德发长”饺子馆买了一斤饺子馅,2.5元一斤。
1988年10月15日 星期六
    纺织城影院门口挂了块牌子“内部电影”,骗了个满座,原来是香港武打片《碧水寒山夺命钱》。
    今晚,姐姐和面,我昨天买的馅,我们吃饺子。
1988年10月16日 星期日
    今天,红金最小的弟弟二黑结婚。之前,妈妈送了三十元礼金,让我代表家里去吃喜酒。昨天姐姐让我今天10点左右过去,可我今天十点多去潘家一看,门已经锁了,人也全走完了。我不知道酒席摆在哪里,就是知道,也不至于自己赶过去吧?
    我对潘家本来就有太多地不满,此时全都在心里汇聚起来,让我觉得太可气也太好笑了!能怪谁呢?姐姐不知道自重,上高中的时候就自己送上了门,嫁过去以后人家能珍惜吗?姐姐让潘家没当回事儿,我们娘家人让人家冷落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回到家里,我自己简单地做了点饭,吃了就睡了。姐姐吃好酒席回来,问我为什么不去;还说我自己不去,别人又不能等我一个人,也不能专门跑来叫我。姐姐带回来一些酒席上吃剩的菜和两个小花卷,让我吃,我冲姐姐发了一通火。我真是又气又急、欲哭无泪:我这个曾经是那么有自尊心、那么有眼色的姐姐,怎么现在变得疲疲沓沓、木头木脑的呢?难怪有人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呢!姐姐和红金结婚,本来就让我极为反感,这件事更是如雪上加霜!太失望也好伤心,这件事,我永远也忘不了!
1988年10月17日 星期一
    看《文汇》杂志(88、5):报告文学《红色的十字架》,谢致红、找京平作。可不是吗?一个红色的十字架比曾经批判过的三座大山的总和还要沉重和有压迫感得多,压得中国人生不如死、度日如年!
1988年10月18日 星期二
    看《文汇》杂志(88、5):传记文学《王实味和“野百合花”》,戴睛作。人们在文学作品里往往赞美刚正不阿,捍卫真理的勇士,而社会的青睐恰恰相反,苟延残喘的人更懂得生活的法则!
1988年10月19日 星期三
    妈妈去上海后,我和姐姐一直在等来信;这几天,我天天去小区的大门口看信,今天终于收到了信!妈说在火车上,她被安排在了邮车上;车到上海站,三阿姨来接她;小晶晶很喜欢吃上海的生煎馒头。晶晶一走,我们家里顿时失去了不少欢笑;姐姐看了信,又惊又喜,赶快拿回去给红金看。
1988年10月20日 星期四
    煤炉老是侍弄不好,不是煤烧光而熄灭,就是炉门关死而熄火;所以,我天天早起要生炉子,也越来越会生炉子了。
    每天睡前,我要做做二头起、俯卧撑、举举哑铃。
1988年10月21日 星期五
    下午我去教研室里,只有王淑荣和小安、小尚在,我们聊了几句就散了。
    王淑荣已经排好了下学期的课,每人三个班;她说:“如果调动办成了,到时我再给你调调课”。
    我去找徐益杰,他说已经把我的申请转给校人事处了;人事处原说不同意放的,徐给说了说,现在看来,放问题不大,就是要钱。徐说:顶多把学费全部收回来;从工作考虑,这里也不是很需要我;法律常识课讲得很浅,而我学得是专业,以后即使缺这样的老师并不难找、也好培养;另外,考虑到我家是台属,给以照顾。
    我听李健荣说过,我们思想政治教研室的法学教员太多了;他建议把法学教员都退回原来的社科系,这对我调走无疑是件好事。
    今晚的新闻联播里,报道了“宁波大学经过一番筹建,正式举行建成典礼”的消息;田纪云副总理也去了,画面上,学生教师端坐在礼堂里。我好向往呀!
1988年10月22日 星期六
    我在教学楼里碰到了老同学张兰新和王玉梅:他们那时插进我们的本科班读了两年后回去了,现在两人又来我们学校上三年制的大专班和二年制的专接本。这二人的读书能力有限,可在单位混得真不错。
    我在校园里碰到了范晓光和田进庄,我们一起去程俊那里吃午饭。程俊马上就要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日本了;田进庄现在是中尉,他就要和一个医学院毕业的姑娘结婚了;范晓光是来西安出差的。
1988年10月23日 星期日
    傍晚,爸爸回来了,带回来一桶棉籽油、50斤,一箱“中华”肥皂,两条晴纶绒裤,一条绒毯和一条床单。
    我建议爸爸去上海和妈妈一起回来;爸爸让我明天去帮他买火车票。我给爸爸说起二黑结婚的事,爸爸很生气,说我们家不应该送钱了,说红金这人太差劲。
    爸爸一回来又唠叨上了:“赶快调成吧,不然这样拖下去,年龄慢慢大了,将来咋办呢?”
1988年10月24日 星期一
    我给爸买了张退票,今天下午5点半的,108次列车。
    赵月海叔叔来我家,说他大儿子赵小云26日结婚,到时让我去吃喜酒。
1988年10月25日 星期二
    王淑荣给我联系的,在秦英自修大学上《中国法制史》课:一学时50分钟,5元8角,共100学时;改作业,一本1角钱;改试卷,一份2角钱;辅导课,一小时3元。
1988年10月26日 星期三
    今天老邻居赵小云结婚,我去吃喜酒,是在国棉五厂厂门口食堂包得席;匆匆忙忙吃了几口,我就赶去上课,结果还是迟到了二十分钟,有些学生已经走了。
1988年10月27日 星期四
    中午,我在钟楼跟前的“五一”饭店吃蒸饺。完后转转商店,想买件秋冬时里面穿的衬衣,浅色、大领子的,可没买到。
    下午上课我又迟到了十分钟,下了汽车,我一路狂奔进去。
1988年10月28日 星期五
    下午例会,只有李建荣一个头来了,他费话了半个小时;我曾建议两周开一次例会,可没被采纳。
1988年10月30日 星期日
    西安电视台开播22集日本电视连续剧《空中小姐》。
    看《文汇》杂志(88、9),陈冠柏写的《蔚蓝色的呼吸》——“海南人才流”的激涨、退落及其它。海南的“人才热”表明中国人才得不到重视的地方何其多,要不怎么会都往海南涌呢?这也表明了人们对旧的社会体制的忍耐已经达到了极点,迫切希望有一个宽松的、充满民主气氛的环境,一个充分施展才干的自由竞争的场所。“海南热”、“出国热”,都是这种愿望的群体性反映。
    看《作品与争鸣》杂志(88、7):中篇纪实小说《疯狂的麻将城》(中跃、贝奇作);邓刚的中篇小说《我叫威尔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