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可以成为富翁的三个理财基本概念


投资理财讲师、投融资培训师张雪奎先生(13602758072),是投融资界富有传奇色彩的成功人士,致力于各种投资理财人才培训,证券股票的投资研究,著有《K线战术》、《股市谚语精解》等书。“投资先育人”“心理培训第一,技术培训第二”是他的培训宗旨。欢迎企业培训机构咨询、订制张雪奎老师各种课程。


人人都可以成为富翁的三个理财基本概念


    昨天给梅州中国移动的员工讲投资理财课程,发现目前国内一般的中产白领们,普遍缺乏的是几个重要的理财概念。大家现在都知道了那句话: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落后的理念不可能产生积极正确的行动。这些这些理财概念会影响人们的理财行为,假如国内的白领们能够用这些理财概念指导理财活动,至少坚持10年以上,那么,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能成为千万富翁。

 
    第一个理财概念:区分“投资”与“消费”  

    一般人消费前,没有区分“投资”与“消费”这种概念,学经济学的人消费前会考虑,这个消费是属于“投资”行为或是“消费”行为。

    其实这种概念很好区分,比如:10年前甲和乙是本科的同学,在社会工作5年后,不约而同积蓄了30万元人民币。5年前,他们都花掉了这30万元。
 
    甲去购买了一套房。乙去买了一辆“ 奥迪”。

    5年后的今天:甲的房子由于增值,目前市值60万元。乙的二手车,市值只有5万元。两人目前的资产,明显有了很大差异,相差的不止55万元。乙每年还要为他的奥迪付出各种费用2万元。他们的收入都一样,而且同样学历、基本具备同样的社会经验,为何大家财富不一样?
 
    甲花钱买房是“投资”行为,钱其实没有消费出去,这种消费只是将钱(财富)转移在了房子里,以后还是都归自己。乙花钱买车是纯粹的“消费”行为,钱花出去了,给了别人,二手车用过10年后,几乎一分不值。车跟房子不一样,房子10年后,说不定已翻了好几番。

 
    第二个理财概念:“哈佛”教条。
         
    在著名的美国第一学府哈佛大学,第一堂经济学课只教两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或“消费”行为。
         
    第二个概念: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来的进行消费。
         
    哈佛教导出来的人,以后都很富有,并非主要因为他们是名校出身、收入丰厚,而是他们每月的行为,跟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只有一点不一样。

    哈佛教条:储蓄30%的工资是硬指标,剩下才消费。每月储蓄的钱是每月最重要的目标,只会超额完成,剩下的钱就越来越多。

    一般人:先花钱,能剩多少便储蓄多少,储蓄剩下的钱并不多。
         

    第三个理财概念:“理财三句话”
         
    (1)每月储蓄30%工资,先储蓄,后消费;

    (2)投资年回报10%以上;

    (3)年年坚持,坚持10年以上。

    理财走不出这三句话,每句话都要吃透,完全执行,不能马马虎虎,打工一族才可以变为富有。
           
    巴菲特在他的书本里说他6岁开始储蓄,每月30块。到11岁时,当他有了3千块,他买了一只股票进行投资。巴菲特如此年年坚持储蓄,年年坚持投资,十年如一日,他坚持了70年,成为世界首富。

    储蓄不是投资,节俭不是理财。投资理财讲师张雪奎建议,你想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就要坚持三个理财概念,最好请专业理财是给予投资指点,毕竟10%的年增长,不是一般投资方法可以做到的。

 
张雪奎教授主讲经典课程:企业文化建设、股市零风险的战术技巧、中小企业投资融资、股权激励课程设计与咨询、资本运作与风险管控、创业融资实务运作与技巧、企业和个人理财实战训练、股市操盘手法及风险管理、企业融资操作与融资风险防范及行业规则等金融课程。张雪奎老师欢迎订制各种金融管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