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让为国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这一章文本相对简单些没有太多需要辨析的,需要解释一下的就是孔子所说的“何有”,这个词在《论语》中出现多次,好像含义各有不同,也是经常搞得我们头昏脑胀,不过在一般情况下,这个“何有”的含义就是一种不难之词,可以理解为“何难之有”的意思。那么孔子说的话含义是很明确的,简单的翻译起来就是:如果能够以“礼让”来治国,(治国)又有何难?如果不能以“礼让”来治国,又将“礼”置于何地呢?

  这一章又是在讲“礼之本”的,本来说《里仁》一篇都是讲“仁”的事情,怎么又讲到“礼”了呢?难道是《论语》的编辑者又编错了吗?或者说《论语》本来就是杂乱无章的语录集吗? 似乎许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包括杨伯峻老先生也是这认为的,认为《论语》的编排是没有什么逻辑性的,不过是那些孔子的再传弟子们怀念孔夫子,然后将收集到的语录简单成集罢了。许多的“学者”“专家”也都主张将《论语》打散了再重新组装。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恐也未必,也许不过是另一种的断章取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