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孔子的再传弟子们还不如两千年以后的那些“大师”们更理解孔子,至少我是不信的。既便是十个刘心武也未见得就赶得上一个高鄂;一千个红学家也抵不了一个曹雪芹。《论语》的编辑者们,实际上是以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为原料进行的一种在创作,当然他们都是不留名的,也都是“述而不作”的。在许多方面上的编排也是独有深意的,这一点我们慢慢看,也许就会有更深的理解。《论语》也还是有其独有的结构的,虽然我们有时候并不能完全理解。
那么这一章讲的是什么含义呢?的确讲的就是“礼之本”的事情,因为“礼之本”就是“仁”。有了“仁”这个根本的“礼”,才是真的“礼”,否则这种“礼”什么也不是。我们都是知道孔子是主张以礼治国的,这也是孔子被许多人诟病之处。为什么呢?因为在后世所提倡的“礼”和孔子所提倡的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虽说打的还是孔子的旗号
礼 之本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