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比价或促超市商场价格透明化


  消费者王女士在家乐福购物时,一边选购一边用手机扫描商品上的条形码。不一会儿,手机屏幕上显示出该商品在北京甚至全国其他超市的销售价格:某中高档品牌矿泉水,乐天玛特售价3.8元,华润万家售价3.9元,家乐福售价4.2元……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近日真实发生的一幕。

       第三方扫码软件用户过千万
  王女士使用的是一种扫码比价软件。她用自己的智能手机访问安卓应用商店,下载并安装了一款扫码比价类应用软件。在超市商场购物时,拿出手机,打开扫码软件,将手机摄像头对准商品的条形码或二维码,手机会自动识别并上网获取该商品的相关数据,包括该商品的名称、厂家名称、在各超市卖场甚至某些网购网站的售价等。

  记者访问某安卓应用商店后了解到,由第三方开发的扫码比价类应用软件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例如快拍二维码、我查查、马上淘、易拍等。在苹果AppStore应用商店,记者也发现了同样的数款应用软件。

  扫码比价类软件的用户数增长迅猛,目前已以千万计。快拍二维码首席执行官王鹏飞透露,截至2012年3月,快拍二维码客户端用户总数已经达到1500万。用户更多地分布于广东、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许多用户在购买商品时扫码比价。

  促使家电卖场“明码实价”

  2011年春,国内主要的家电连锁卖场都宣布实施“明码实价”,而传统上家电卖场的商品标价都会有一定的议价空间。据了解,“明码实价”的背后,有消费者比价的功劳。

  国美电器副总裁何阳青透露,国美曾委托第三方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有20%的到店消费者会因为看到店内商品标价与自己通过其他途径(例如网上查询)了解到的商品价格差别过大,而直接放弃购买。

  苏宁电器副董事长孙为民也曾对此表示,这是一个定价规则的问题,苏宁希望促进行业的规则转型,促进供应商搞全国统一定价。

  易观商业解决方案高级副总裁张鹰分析,由于电子商务潜移默化改变了大家的购买习惯和参照物,家电卖场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了游戏规则的变化,于是推行明码实价。

  超市商场定价何时透明?

  王女士认为,超市商场与家电卖场的情况不一样。消费者在家电卖场购买的物品一般价格较高,消费者会进行较充分的市场调研后再决定购买。同时,网上购物数年前就已兴起,消费者很容易在网购网站查询到自己心仪商品的价格,心中有数之后再去卖场店面体验并比价,因此,家电卖场早已感受到这种游戏规则的变化,终于在去年全面推行“明码实价”。而超市所购物品一般是日常的小件物品,单件商品金额最多几百元,即使是在商场买衣服,大多数金额也不是很高,消费者一般不会在购买之前进行市场调研,往往是不假思索就作出购买决定。如今,扫码比价软件悄然流行,可能改变这一切。

  王女士举例说,她看中了一款高档保温瓶,用手机扫码比价后发现,该商品在不同的大超市和网购网站的售价差别极大,从62.5元、108元到129元不等,这使得她暂时放弃了购买,而如果在以前,她可能仅凭自己对所逛超市的原有低价印象,当场决定购买。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对记者表示,扫码比价类应用软件的出现,将使得超市商场的商品标价更有透明度,这也从技术上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商品在不同的超市商场售价不同是长期存在的事实,未来这种价格差异也还会继续存在,例如市区和郊区的超市就存在价格差异,但这种价格差异不能太离谱,原价几十元的商品在另一家店售价多出几十元,这样的情况是不正常的。

  曾剑秋认为,虽然目前会使用扫码比价的消费者还不是很多,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预计两三年后这种生活方式就会普及。他进一步预测,未来人们上街时,如果看见旁边路人的一个包很漂亮,用手机给包拍照后,也许就能获知其售价。(记者 邓华东)

注:本人新闻作品,原载于2012年4月17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8版http://bjcankao.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48&id=2473,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