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IPO应做好新股发行改革的表率


   人民网的IPO于昨日(4月18日)正式启动。人民网在我国新兴的网络媒体中具有“领头羊”的地位,它能够进入资本市场,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而由于人民网在我国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当它启动IPO的时候,投资者又对它寄予特别的期望,希望它能克服目前一些IPO企业的恶习,为目前沉疴严重的A股市场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人民网启动发行之时,正值证监会推出新股发行改革的征求意见稿,但是,在人民网IPO的整个工程中,A股市场IPO存在的问题在其身上仍然顽强地反映出来了。按照人民网的招股说明书,人民网此次IPO计划发行6910.57万股,计划募资5.27亿元。对于人民网来说,写在招股书中的这些内容是它向投资者作出的法律承诺,但是,实际结果却是,人民网像以前所有的发行公司来说,借助目前扭曲的市场,轻易地突破了这个承诺。人民网在市场询价以后,其发行价确定为22.50元,按照这个价格,其本次募集资金可以达到15.5亿元,超募达到10.23亿元,超募幅度超过两倍。而根据这个价格,人民网的市盈率已经达到51.9倍!
 
  A股市场的IPO自2009年重启以后,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发行价普遍超高,导致发行公司的募集资金远远超过其承诺的投资项目的实际需求,在整个社会的流动性趋紧、资本市场也为运作资金紧缺而受困的背景下,发行公司通过IPO将大量宝贵的资金圈到企业闲置起来,引起了投资者的强烈反对,包括人民网在内的媒体对此也多有批评,这也是引起此次证监会再度启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一个直接原因。但是,当人民网自己跻身于IPO队伍的时候,它却把以前对此提出的批评置之脑后,也将自己混同于一个圈钱者了,这未免让投资者深感失望。
 
  鉴于人民网在市场上的特殊地位,投资者有理由要求人民网能够克服目前流行于市场上的圈钱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推动IPO改革。这种改革最重要的就在于,发行公司的募资应该与其在招股说明书中承诺的投资项目挂钩。按照招股说明书,人民网在资金募集完成后,将要投资三个项目,一是移动互联网增值业务,计划投入资金2.89亿元;二是技术平台改造升级项目,计划投入资金1.46亿元;三是采编平台扩充升级项目,计划投入资金0.92亿元。我们可以相信,人民网将要投入的这三个项目都是经过严格论证的,其所要投入的资金也是经过精密计算的。但是,当它现在得到了远远超过这些项目实际需要的资金时,它又准备如何处理这些新增的资金呢?它可能会加大对这三个项目的投资,但这样一来极容易造成资金使用的大手大脚,使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降低;它也可能开发新的投资项目,但是在资金到手以后开发的投资项目,还能像以前那样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吗?最可能的是它将超募资金存入银行,但投资者投资人民网,难道就是为了让它将钱存银行吗?投资者自己不会这样做吗?
 
  目前IPO制度中的严重缺憾,使人民网和几乎所有的IPO公司可以轻易地得到巨量超募资金,但人民网作为一个经常呼吁市场公平的媒体,有责任对这种“不义之财”进行抵制,它可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纠正目前IPO中存在的这种严重弊病。比如,它可以根据自己的新股发行数量和募集资金需求来确定自己的发行价,那么,5.27亿元÷6910.57万股,它的发行价不用超过8元就可募集到需要的资金。当然,一定会有人说,这样低的发行价会引起其股票在上市以后的过度炒作,股价暴涨,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这样做不仅给了投资者以切实的实惠,而且它在上市以后也可免去跌破发行价的尴尬,有利于其树立在市场上的形象,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人民网理应成为此次新股发行改革的表率,但令人遗憾的是,人民网在此次IPO过程中,基本只是以一个筹资者的身份出现于市场,而没有考虑它应该体现的社会责任,因此,它像我们见到的很多其他公司一样,只顾着攫取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公司的长远利益和市场整体利益,也未能抓住机遇,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作出它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