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9日,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赵普在微博上爆料称:“转发来自调查记者短信:不要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内幕很可怕,不细说”。 经济观察报调查记者朱文强则在微博上称,“老酸奶和果冻很可能是破皮鞋制成,这才是今年3·15晚会重头,可惜没播。”据悉,合格的明胶是从动物鲜皮、骨料内提胶。但为了降低成本,国内很多厂家用破皮鞋、烂皮革等作为生产原料。 微博,引发了各界对明胶乃至毒胶囊的关注,如今事件仍在发酵,4月15日中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中爆料出“皮革废料所产明胶被制成药用胶囊”的内幕,引发全国关注。 “网络正义团”进而将打击面扩展至整个的胶囊产业,并貌似善意地提醒,紧急通知家人清理!4月中旬“毒胶囊”事件曝光后,有一家号称做“良心药”的药企以及代言明星们则面临着“良心”的拷问。其官网近日频遭受到黑客攻击,恢复之后口号已经从“良心药,放心药,管用的药”改为“修元正本,造福苍生”。 时事周刊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通知的13种胶囊药品是:脑康泰胶囊、愈伤灵胶囊、盆炎净胶囊、苍耳子鼻炎胶囊、通便灵胶囊、人工牛黄硝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羚羊感冒胶囊、抗病毒胶囊、清热通淋胶囊、胃康灵胶囊、炎立消胶囊。 十三家毒胶囊,居然一家都没被专管药监的政府部门发现,却由媒体所揭发。税收都在被这样的机构浪费了。民众还能相信他们吗? 南日社论上说,毒胶囊事件中,民众是最大受害者。对于无良药企,我们必然要谴责,但其根本在于药品监管部门的不作为。药监局表示要彻查曝光企业时,更像是人民的大救星。公众只能通过对监管部门的监督,进而达到对药企的监督,也基于此,药监局更需要对公众道歉。 卫生部专家孙忠实在人民论坛表示:出现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问题,并不奇怪。如果一天吃六个胶囊,一天三次,一次吃两个,也没有吃掉多少铬。所以,专家觉得,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要冷静,不要恐慌,不要把它说成很大的危害,这样造成老百姓都不敢吃胶囊了。 人们在疯传药监局局长的照片,要求他辞职,潜台词是要让更有能力和责任心的领导上来。并有人以日本的农林水产大臣因为毒大米而引咎辞职为依据,请被人肉搜索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局长辞职,以谢罪于国人!——但这样有用吗? 食品和药品的安全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涉及每个人的重大问题。 李开复说,降低食物中毒概率1)自己种菜,买有机农场菜,2)台湾、东南亚水果,3)多吃牛羊(因为它们吃草),少吃猪鸡鸭,4)欧洲三文鱼、鳕鱼,5)水过滤后,再用美国锅煮沸,6)新西兰奶粉、合资“万得妙”牛奶酸奶,6)乡下柴鸡蛋、柴鸡,7)台湾皮蛋、酱油,8)港台面条、罐头、零食,9)泰国米。 任志强当即反问李开复,是说不能在中国生活吗? 贾春宝认为,那种言论的核心目的,大概是让所有在中国生活的人都感觉不幸福,都期待时机与条件成熟就移民,并享受国外安全放心的生活环境,即使在中国生活,衣食住行都采用舶来品,进口商品将所有国产品替换掉,如此实现外部世界针对中国的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个才是如此一轮又一轮惊涛骇浪的最终目标。 毕竟从本质上追究,任何侵略与政变,战乱与纷争的核心都是实现经济收益,都是要得到市场、得到赋税、得到廉价的劳役与徭役的驱使权,这个才是这一切阴谋的最终意图。 毒胶囊已经引起了民众的深度恐慌,在恐慌中恶搞,恶搞了之后更加恐慌。添油加醋、添枝加叶、以讹传讹,并导致人人自危的结果,这往往成为中国公众事件发酵与传播的循环,也成为被国际利益集团所利用的工具。 就如奶粉、三聚氰胺、禽流感、瘦肉精等等事件一样,不管是食品安全、交通安全还是个人信息安全,每次事件都被创造性地放大,每个网民都创造性地发挥自己在创意与传播方面的“聪明才智”,把原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演绎成为大过天的事件。 其实人的生命力是很顽强的,俗话讲“水至清则无鱼”但在洁净方面,我们总是有完美主义的倾向。而且往往不是为了我们的一己私利而振臂高呼,更多的是以公众利益之名。 贾春宝认为,从一粒小小的石子所激起的浪花,逐渐演变成为越来越大的涟漪,到惊涛骇浪,甚至到地震并引发海啸。在其中肯定有幕后的主谋,将一粒石子投入貌似宁静的水中。然后推波助澜地将其演化成为群体不信任的情况。 在传播的过程中,越是民间的意见领袖,就越容易充当幕后黑手的枪手。因为不管是在暗中拿枪的人,还是在明处发动进攻的人,都为自己披上了关注民生之类道貌岸然的外衣。似乎正义之剑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可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可以做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明显有网络暴力的倾向。 我不晓得这之后有什么样的势力在推动,但至少我们的民意被利用了。而且也不能排除,有哗众取宠、以讹传讹的成分。民意从来都是被利用的,不管是被当局还是被反对派,也不管是被内部势力还是被外部势力。当民意失控的时候,就意味着有重大的变局越来越近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希望看到那样的变局出现?只有把相关人等进行深度研究,所有人的角色与心态有什么不同、把他们的利益导向以及终极目标都看透了,才能尽量让自己避免丧失方向感。才能尽量不去做会让自己落得骂名的事情。 所以不管是发出感慨,还是进行评论与传播,都是三思之后才是理性的。 贾春宝 2012年4月21日星期六 电话:13269258122,(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