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5‰扩大至1%,央行时隔5年后再次扩大浮动幅度,且力度有史以来最大。对此,我们认为:
第一,体现了货币当局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意图。此次调整是对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要求的呼应。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在一个相对更宽的波动区间,促进汇率通过市场供求关系趋向合理水平。增强汇率弹性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的必要条件。
第二,有利于削弱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人民币双向波动增强将是大概率事件。今年1季度,我国贸易顺差大幅减少至6.7亿美元,中国出口前景转坏必然导致贸易顺差缩减。与此同时,从去年年底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有升有贬,一改过去单边升值趋势。无论是政府高层,还是市场都在告诉我们人民币汇率已接近均衡水平,单边升值的预期已难以实现。
第三,热钱单边流入趋势可能会发生逆转。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持续的单边升值预期吸引了大量热钱流入,货币被动增发,流动性的过剩既增加了通胀压力,又助长了股市、楼市泡沫。汇率弹性增大意味着市场可以以更快的速度调整至均衡,套利资本面临的资金波动加大,从而改变热钱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