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原始的部落,部落甲发明了做包子的方法,于是从吃馒头的社会过度到了吃包子的社会。 当然,人都是活的,包子的做法很快,流传到了部落乙。 部落乙的首领比部落甲的聪明,经过部落首领会议,统一认识到,包子这种明显优于馒头的食品是一种更高级别的战略物资。于是,有了《包子法》。 《包子法》规定,包子这种比馒头高贵的战略物资,只能由部落乙首领指定的二宝他舅来经营,其他人非法经营包子,就是对战略物资的侵害。就得抓起来喂兔子(我只是听传说这么说,不知道具体怎么喂的,有知道的请说一声)。因为都怕被抓起来喂兔子,所以大家都不敢经营包子了。 听说这个因为这个《包子法》的启动,二宝他舅变成了部落乙之内相当有钱的几个人之一,不过当时的人都木有学过经济学呀 资本论呀一类的东西。后来有人学了那个,晓得他们是因为垄断所以获利丰厚。所以说呢,部落乙就是比部落甲聪明,在马克思发明这个以前,别人就知道制定个《包子法》了。 可惜,好景不长,二宝他舅虽然有钱,但经不住他儿子二闭的折腾。这二闭到也是个强人,只从接管了包子生意,就变着方往自己口袋里装,然后给他爹说,您老不知道,现在成本涨了,您原来的成本不够用了。于是,二宝他舅的收入日渐减少了起来。 当然,二宝他舅可不是吃素的,收入少了可不是他的风格。为了保持原有的风格,就问二闭了,孩纸啊,你看,俺家收入少了,总得有个办法吧。 二闭心窍玲珑,一看买包子的人,顿时有了主意,老汉,俺有个一石两鸟的办法,咱就说,现在成本太高,咱部落要是再这样下去,就木有包子吃了。 二宝他舅一听,不悦道,笨,要是这样他们不是要问 这么多包子怎么会木有包子吃? 二闭就说,那咱就开个新闻发布会,说老张家吃得多,因为他家有钱钱。 二宝他舅一想,额,虽然老张家其实是因为人多 才吃得多,但是相比其他的家庭也确实有钱钱点,这倒是一个转移矛盾的好办法,把部落里吃包子的矛盾立马就转移到了老张家身上。于是问道,那这算一鸟,还有一鸟呢。 二闭言道,既然咱说这是老张家的原因了。就可以来个阶梯价格。比如,一天买10个包子以内的原价不动,买10~15个的,原价基础上每个涨5分钱,买15个以上的,原价基础上每个涨3毛钱。 二宝他舅一听,顿时悟了,一拍二闭,你这瓜娃子,反正都阶梯了,不如咱看看平均每家买包子的平均数量,干脆,把这个平均数量的一半作为阶梯起点,3/4作为那个3毛的起点,岂不更好。 二闭听了连忙赞道,老汉果然不凡,如此以来就成了一石三鸟。 二宝他舅听了,也不说话,微笑示意。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好。 于是,在二闭所谓的新价格方案上,又有了新的方案,就是每天6个包子以内原价不动,买6~8个的每个涨5分,买上8个的每个涨3毛。 两年以后,二闭和二宝他舅,都成了部落乙最有钱钱的富豪。 四年以后,部落乙和部落甲的之间战争打响,部落乙大败亏输。原因很简单,因为乙部落的青年木有足够的包子吃,所以身体素质明显比不过部落甲的青壮战士。 六年之后,部落甲全面战领部落乙,废除了《包子法》,但是和人们想象不同的,二闭和二宝他舅,收到了部落甲的最佳功臣奖。理由很简单,如果不是他们的策略,部落甲也不会有完败部落乙的优势。 孙子曰:“善战者,庙算胜矣” 二宝他舅言:“咱不论在那朝,都是杠杠的,你待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