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赣州古城:杨公风水亮点多多


于都、赣州古城:杨公风水亮点多多

                                               曾海亮

 

    读过余秋雨《文化苦旅》对“苦旅”感到不可理解,心想游山玩水,寄情山水,诗兴大作,这是多么惬意之事,但是我跟随曾祥裕率香港朋友辗转赣南各地考察杨公风水作品,风雨兼程,尝到了文化旅行不是花前月下的浪漫,也不是闲庭散步般的优雅,而是体力的考验和意志的磨砺。穿透这次文化旅行的红线就是来自香港朋友对杨公风水的敬仰,来自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酷爱,所以面对各种困难从从容容,全身心专注于对杨公风水的探究,从而让观察力和洞悉力一步步深入到古老风水文化的深层面。

   本篇讲述的是曾祥裕率领香港朋友考察于都和赣州风水的经历,也是这次香港朋友赣南行的最后一篇文章,时过半个多月了,但在心中还在咀嚼这段苦涩且又甜蜜的回忆:
     四月的赣南,雨雾浓罩大地。4月8日上午香港易友在曾祥裕的引领下,不顾雨水淋湿一身,从宁都考察完孙中山祖地后,乘车冒雨往于都宽田行驶。

   从宁都途径赖村、银坑、仙下后,行驶到车溪中学,不远处往左拐进一条小路,往段屋行驶,一路上山村雨景扑入眼帘,一座座秀峰和小桥流水人家,显得古朴,颇像一幅水墨画,空灵而飘渺。

   也许临近中午,香港朋友有点饥肠辘辘,带队的李先生趁车子停在一家诊所大家下车小便时,问曾祥裕,是不是走错路了?能否找一个地方吃午餐。

   的确走错路啦!车子路过宽田寨西时,曾祥裕叫司机停车问一下路人去杨公坝管家祠堂如何走,但是司机问路不到位,老是问去宽田如何走,宽田是个大区域,管家祠堂仅在其中一个叫杨公村的地方。曾祥裕对司机说,问路要详细到具体位置,不能这样粗略地问宽田,果真路人指向宽田圩去了。
                          
   司机很固执,结果问路出差错车子开往宽田圩。曾祥裕叫司机掉头折回段屋,为不再走错路,请了一个中年人上车带路,开口要给带路钱,只答应给他20元钱。车到寨西桥头路经一家金龙餐馆,曾祥裕叫车子停下来,问餐馆老板能否在短时间内炒上十六个人的饭菜。老板姓钟,满口应诺可以可以。曾祥裕叫人给20元钱那个带路的人,但是他嫌太少,要100元钱。司机有点火了,说我开车再送回你原路。

  说起问路,曾祥裕近几年跑过神州大地,觉得最有人情味的是浙江人,无论走到哪儿,无论问到男女老少,都礼貌待客,讲的清清楚楚,唯恐讲的不明白,有时还自告奋勇带路。做人做事不能这样胸怀狭窄,见钱眼开,宰人无商量。这类器量小的人如同风水格局小,难成大业。

  吃过午餐,请钟老板带路,从他餐馆不远处有条叉道,往左转,一路上是乡间小道,行过十几分钟一座书有杨公坝字样的牌楼扑入眼帘,这下让香港朋友舒心地笑了。车子路过一个窄小的水泥桥,让大家提心吊胆的。

   考察的甘苦滋味,只有亲临现场的人才有体会。但甘苦滋味给人生阅历增加了一笔财富。

  曾祥裕见香港朋友的情绪兴奋起来了,就对杨公坝和管家祠堂作了简要介绍。话音刚落地,就看到路不远处露出管家祠堂的轮廓。

   大家下车,从一条田间小路走去,谁知下雨后窄小的田间路泥泞不堪,鞋深陷在烂泥中。最让人感动的是一位香港朋友身体行走不便,但在同伴的搀扶下也艰难地一步步挪动前行。

   好不容易走进管家祠堂,大家纷纷打开相机和摄影机,拍个不停。等大伙儿全到齐后,曾祥裕开讲管家祠堂的风水渊源,并引领大家肃立在杨公像前三鞠躬。


 

 
香港朋友赣州之行:笑谈文化苦旅
 

    为什么海内外学者不畏艰险和路远来到杨公坝和管家祠堂呢?

    确定杨公风水的重要形成地,一看其活动频繁所在地,二看其学说传承人在何方多,三看哪个地方留下杨公风水作品遗迹更多。

    树有根,水有源。 要说起杨公风水的形成,于都和赣州古城倒占了重要位置。只是于都和赣州古城人宣传意识没有兴国三僚人强,让兴国三僚出尽了风头。实际上于都、宁都才是杨公风水发源地,根据史料也可查到有关杨公在于都的活动踪迹,况且杨公的三个大弟子为曾文辿、刘江东、廖金精,其中曾刘均为于都人。

   《赣州府志》载:“刘江东,雩都人。受青乌术于杨筠松。”《雩都县志·方技志》云:“刘江东,上牢人。杨筠松避黄巢之乱来虔州,江东与同邑曾文辿师之,得其术。江东不著文字,仅留口诀,执简握要,其子孙传之。”上牢村在于都县葛坳乡,又名上老,现名上脑。村名的变化,也演绎着刘江东风水术改变村庄的往事,刘江东旧居与墓地,至今在上脑村尚存。 

   杨救贫的另一个徒弟是曾文辿。《雩都县志》载:“曾文辿,唐崇贤里人。师杨筠松,凡天文、谶纬、黄庭内景之书,皆所究晰,尤精堪舆术。”曾文辿拜师一事,《武城郡曾氏族谱》载:“(杨救贫)至四十五岁,因黄巢之乱,志欲归隐山林,偶遇九天仙女授以天文地理之术,遂携御库秘籍弃职,云游天下,寄情山水之中,印证所学,至虔城之崇贤里黄禅寺,与吾祖文辿公邂逅于方丈之内,晤谈之中,文辿公感杨公所学非凡,遂拜杨公为师,朝夕跟随,职尽弟子之礼,观玩山水,寻龙捉脉,得杨公仙师尽心指点,观龙以势,察穴以情,峦头砂水,体用兼妙,遂通堪舆之大道,始得播名海内外”。

   再说于都保存了不少杨公本人以及其弟子的风水作品。

   说起杨公坝,自然让世人想到杨筠松。当我们站在杨公坝上,脚下那流淌千年的梅江似乎在诉说往日杨公的故事。

    根据清道光《宁都直隶州志》卷二十六“方伎志”的记载,杨筠松死后安葬在“雩都寒信峡药口坝,今呼为杨公坝”的地方。之所以众多的海内外学者络绎不绝前来杨公坝,那是圆一个朝圣的梦,向长眠在此的杨公在天之灵奉上心香。      

    管氏宗祠之所以出名,那是因为这座宗祠就是一千一百多年以前杨公用板凳定向的风水建筑遗址。

   据说,管氏建祠之前,曾派人聘请杨公在起工那天择基定向。开工那一天,杨公穿着旧长杉,手里拿着雨伞,背上背包袱,风尘仆仆来到管屋建祠的芒筒坝,他看见许多村民正忙着平整地基,便坐在边上张望。管氏族人见他衣着平常,也就懒得理睬。杨公在芒筒坝四处走动,东张西望,最后累了,自己找了一张板凳坐下,休息了一会,见还是无人招呼自己,心中甚为不快,便起身走了。杨公离开后,有个泥水匠才说:“哎呀,刚才那个人好象是杨救贫。”大家便议论起来,恰好管家的头人来了,听说刚才杨救贫来过,立即派俩个人去追赶,要把杨公请回来点化祠堂风水。俩个人赶上杨公后,向杨公说明头人的要求,杨公不肯回去,无奈这俩个人拉拉扯扯,杨公脱身不得,只好说:“我刚才坐的地方,有一张椅子,你们的祠堂就照那张椅子的座向做吧。”这俩人回去复命后,头人就照椅子的座向建祠。  

   过了一年,杨公又路过茫筒坝,这时祠堂已经完工。管事人见了杨公,赶紧拦下来,请他看看有无风水上的破绽?杨公绕着祠堂转了一遍,看见大门前有个泥工在挖坑,就过去问他挖坑做什么?那人说挖坑树“桅”杆石。原来他是挖坑安放“旗杆石”,错说成了“桅杆石”,杨公就问管事人说:“你们是要会动的桅干,还是不会动的桅干?”那管事人认为会动是活物,不会动是死物,便说要会动的。古代习俗,要出了大官,门前才树旗杆石,旗杆是不会动的。会动的是船上挂帆的桅杆。结果,管氏祠堂做好后。管氏很长时间尽出撑船的,出不了官员。事情很怪,后来杨公死在茫筒坝附近的跃口,后人就将这一带改称为杨公坝了。

   实际上管家祠堂所依据的山水形势,重在取水法,水为财,管家祠堂建成后的确财源不断。  

  香港朋友听完曾祥裕的介绍,恍然大悟,这才知道一个祠堂风水出自名师之手竟有如此深厚的玄机;才知道今天脚下的一草一木见证了管家祠堂盛衰之变。

   虽然走了弯路,但是达到瞻仰杨公坝和考察管家祠堂的目的,香港朋友也无怨无悔,从管家祠堂出来,我们驱车往宽田圩驶去,从圩上没多久行至一座桥下,穿行至对岸,走上宽敞的公路,途径黄磷乡,往于都县城驶去。

   司机快马加鞭往赣州驶去。进入赣州城区时已是万家灯火,曾祥裕执意要完成考察赣州古城水口的任务。进入龟角尾时,水口处的大桥和两个水口塔影子,还依稀可辩。曾祥裕向大家介绍赣州古城的布局所遵循的风水思想,以及杨公当年为赣州古城布局的重要建筑。

   从龟角尾出来,我们还到郁孤台下,曾祥裕站在现赣州市公安局正门前对香港朋友说,我们现在所立的位置就是当年卢光稠当政时的王府,赣州古城的中轴线由此发脉,并至今影响赣州城区的发展。

 

    此时已快到晚上8时,香港朋友提出要到赣州一家最好的酒店吃晚饭,慰劳大家一天的辛苦。曾祥裕几经选择挑了一家位于滨江大道的东海酒店,开始司机有怨气,说停车不方便而且还会搞到很晚,干脆开车回到住宿的铁龙大酒店吃晚饭。但是曾祥裕没有理会司机的意见,因为做好服务工作也是体现赣州风水师形象的重要一环。东海酒店环境尚好,香港朋友点了十几个菜,十六个围成一台,其乐融融。

   饭后,香港朋友提出要到超市选购赣南特色的副食品,曾祥裕率他们到大润发超市。回铁龙大酒店途径滨江大道,两岸高楼林立。灯火璀璨,体现了赣州古城的现代时尚元素。不少香港朋友对赣州的夜景赞不绝口,说想不到赣州市城区这么漂亮!

   送回香港朋友到铁龙大酒店住下,至此这次香港朋友考察杨公风水活动告一个段落,虽然期间风雨兼程,够辛苦,但是在曾祥裕的引领下考察到杨公风水的真实作品,听他精彩而透明的讲解,领略到了杨公风水的神奇风光,有的港友发出感叹:源自于赣州的杨公风水理论体系巍然屹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山峰之中,瞻之弥高,望之弥深,探之弥远,索之弥奥。感谢曾祥裕老师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杨公风水殿堂的大门!

    曾祥裕事后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们是从事文化传播工作,不能像普通商人或司机一样在意一点绳头小利,敷衍塞责。而是立意要高,用心服务,尽量让来自海内外的朋友看到蕴藏杨公风水的真实作品,尽力做好服务工作,让来者乘兴而来,学有收获,带着愉悦心情离开赣州,在心中定格这段赣州之旅的美好印象。友情的产生来自于对客人的真诚服务,友情的延伸来自对曾祥裕毫无保留传授、认真负责精神的赞赏。翌日晨,曾祥裕和工作人员赶到铁龙大酒店,为香港朋友送行,握手又握手,依依不舍,相约日后再相会!香港朋友李先生回到香港后再次发来短信向曾祥裕致谢,并邀请他到香港交流!

   这就是超脱了普通旅游层面的学术交流所产生的精神享受,这就是文化之旅良性互动缔结的温馨故事和友情.....
          (温馨提示:5月下旬赣州风水养生堂举办杨公风水考察团,名额有限,有兴趣者速报名,电话13766307454,QQ421184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