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一个巴菲特式的投资者


  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是一个财务软件文字处理和操作系统的开发者,并且创立了大名鼎鼎的微软公司,但却可能不知道他也是一个巴菲特式的投资者。

  盖茨拥有三个投资公司:微软投资,基本上投资于其他公司的技术部门,这应该是基于追逐潜在的战略意义上的投资。盖茨慈善基金,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式基金,在资本处理上非常保守,基本上投资于短期政府债券和AAA级公司债券上。瀑布投资(Cascade Investments),成立于1995年,这是除了微软投资和盖茨基金以外的盖茨私人财产管理公司,该公司管理的投资组合价值大约100亿美元。

  盖茨的投资风格主要体现瀑布投资公司上。因为深受巴菲特的影响,所以它的组合非常接近巴菲特。虽然盖茨看好代表新经济的数字及生物技术产业,但在投资时并不排斥传统经济,反而极为看重表现稳定的重工业部门,因此瀑布投资经常持有航空、能源、钢铁、旅馆、旅游区以及生物技术设备的公司股票,科技股只是偶尔持有。

  瀑布投资虽然也采用多样化投资,但是对于一个拥有价值100亿美元的投资公司而言,还是相对集中的,并没有过度分散。一般情况下,它只在十几家公司中拥有其股份,这远远低于达到充分多样化所需要的数目。并且,瀑布投资经常持有的公司所在的行业是很“低迷”,比如共和服务,这是一家垃圾回收公司。纽波特纽斯造船公司,瀑布投资对其持有7.8%股份,后来其股票几乎上涨了一倍。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运营着长达18000英里的铁路,该公司从19世纪50年代以来就没有被人重视过,但是它的特点就是与整个市场的关联度相对较低,这家公司也给他带来了不错的回报,在不到一年内股价就上升了大约30%。不仅如此,瀑布投资似乎还很青睐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很强的公用事业公司,而且干得还很漂亮,它在达科塔地区公共事业公司、新墨西哥州公共事业公司和华盛顿州公共事业公司的股票中持有的股份都超过5%,这些公司都给瀑布投资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关于施尼策钢铁公司(Schnitzer),从2002年开始盖茨就与施尼策家族展开控制权的竞争。在盖茨夺取一定的控股权后,他就任命了更多的独立董事。2002年,瀑布投资在向施尼策钢铁公司提交的一份提案中声明:

  “在2001年财政中,施尼策钢铁公司至少要付1539万美元的费用给公司的所有者兼控制者施尼策家族,这些费用包括从主要设备和总部办公楼的租用到管理运作再到运输成本费。比如,股东委托书承认施尼策钢铁公司向施尼策家族控制的两家公司支付了1350万的包船费用。

  投资者对此应该充满信心,施尼策钢铁公司董事会拥有独立性,而且它有权力密切检查这个利润分配冲突和内部交易问题。董事会会插手对施尼策家族的付款吗?有另外可以代替的方法吗?对那些合约难道就没有竞争性的投标吗?是为了保护这些合约,才维持现状吗?”

  当然,这份提案最终被股东否决了,因为股东中大多数是施尼策家族的成员。大概是受到这份提案的影响,施尼策公司的股票价格后来一直呈现良好的上涨趋势,而瀑布投资也将其所持有的12%的股份减持到6%。

  由于盖茨对科学创新极感兴趣,也使得他把医药和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因此他会挑选一些生物工艺领域公司的股票,但遗憾的是这些公司都没有突出的盈利。其中有一个叫PTIE的做止痛药的公司,不但没有盈利,而且在疯狂地烧钱。但是盖茨认为,万一这样的公司在医药方面取得显著的突破,那么这些公司的股票也会显著增值,所以这种投资也是值得的,问题在于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突破”。

  由于盖茨所选择的大多数股票与市场没有什么关联,因此瀑布投资没有像其他一些投资公司那样在2000-2002年科技股狂潮中遭遇重创,所以,他的多样化投资使得瀑布投资公司经受了时间的考验。

  巴菲特曾评价盖茨说:“如果他卖的不是软件而是汉堡,他也会成为世界汉堡大王。”言下之意,并不是微软成就了盖茨,而是其商业天赋成就了这个世上最富有的人。

  巴菲特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谈论自己的投资方法并且涉及到盖茨,他说,“我只做自己完全了解的事。以下是选股方法:第一步,在你了解的企业上画个圈,然后剔除那些价值,管理和应变能力达不到标准的企业。第二步,选定一个企业进行评估。不要随便采纳别人对企业的评估,要自己分析它。比如,你将怎样经营它?竞争对手是谁?客户是谁?走出门去并和他们交谈,分析你想投资的公司和其它公司相比,优势和弱点在哪里?如果你这样做了,你就可能比公司的管理层更了解这家企业。这一原则也适用于技术类股票。我相信比尔.盖茨也会用这些原则。他对技术的了解程度和我对可口可乐和吉列的了解程度差不多。如果有人说他能估出交易所上市的所有股票的价值,他一定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但如果你集中精力去研究某些行业,你能学会许多和估价有关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