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统的融合


人类最后肯定会成为一个绝对融合在一起的群体,这是人类一统的融合,而这种融合肯定会把民族的界限彻底消融掉,当然这是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将来才会实现的事,我曾经有一个出现这种局面的技术前提:人类移动速度的能力达到20000公里每小时。

民族是人类历史的自然产物,民族语言是民族反映的重要元素。在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民族融合是必然的进步与发展的前程。民族融合有如下特征:各民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经常的生活大格局中已经形成了基本统一的运转和思维,各民族保有其自然的天授的机体,保有其特别的具有传统的可融入全人类生活的生活习惯,只在某些场合必定是偶发的让属于民族特色的活动得到一定的渲染。

在这里我想举一个中国的例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近一个世纪以来,在中国的国土上就生动地展示了民族融合。中国有一个大族,那就是汉族,其实这个大族的形成也包含着许多民族融合的内容。譬如汉字语音的统一与汉字书写的统一就深刻地包含着民族融合的内涵。现在外地到大城市打工的年轻人,他们已经不再担忧语言的障碍,他们也不再担心会因为语音而受到另眼看待,他们走遍汉族居住的地方,不再会受到这一生活内容带来的不便。更为重要的是曾经在中国国土上曾经发生的地域帮派就是以语音作为一种号召因由和凝聚因由的,还让好端端的一个汉族也分成各种各样的地域汉族。现在有些人强调保持地方语音的重要性,从“在某些场合必定是偶发的让属于民族特色的活动得到一定的渲染”这一角度出发是可以认可的,但是若期望地方语音成为常发的在所有地方场合都获得渲染的活动内容,就应该说是不当的,它会违背民族融合的内涵。

在保持民族特色这个课题面前,作为进步人类的一份子,都应该坚持民族融合的原则,这是世界大同的前提之一。在语言和文字表达上,凡属原来民族的可以被全人类经常接受并运用的内容在表达上仍可继续运转,其他的则应该迅速融入人类绝大多数最容易接受并便于使用的形态。对这一点我想举例来说明,便于让我的观点得到清晰的显示。

中华民族对于人体穴位的研究源远流长,如人体重要的穴位百会穴、足三里、合谷穴,现在也被人类其他民族所重视,为了让全人类能够更容易地接受,分别用上DV20ST36L14来表示也是在民族融合中必然会发生的。在某些场合让百会穴、足三里、合谷穴在属于民族特色活动中得到渲染是应该的,但是硬要将它们不能用全人类容易接受的形式呈示,就属于不当的。在全人类范围中广泛使用DV20ST36L14来表示百会穴、足三里、合谷穴,在某些场合让百会穴、足三里、合谷穴得到一定的渲染,都是当然的,也将是必然的。

民族语言在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中,当人类的移动速度达到了20000公里每小时的时候,会逐步形成能够最容易被全人类接受并使用的语言,也会逐步形成最容易被全人类接受和使用的文字。但是各民族的原语言和文字总会在某些场合偶发地获得一定的渲染,这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渲染、回念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