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农民工群体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引起众多学者的注意。其中,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就业问题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进路中,农民工返乡被当作一个经济问题来看待。另有一些学者研究了农民工返乡所带来的农村社会安全问题。[2]在这一研究视角下,农民工返乡主要被视为一个社会稳定问题。还有部分学者探讨了返乡农民工的村庄社会适应问题。[3][4][5][6]在这种研究径路下,返乡农民工被看作是一个被动地适应乡村社会的角色,返乡者的主动性遭到研究者有意无意地泯灭。
与上述政策性、细碎化的研究不同,张世勇曾经运用生命历程理论对返乡农民工群体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全方位研究。他认为,农民外出务工是一种家本位的打工模式,农民打工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城市化和无产阶级化,而是为了过上更好的家庭生活和参与村庄社会竞争,家庭和家乡是绝大部分农民工的最终归宿。[7]这一研究对学界流行的城市化范式和阶级范式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不过,作者的研究旨趣集中于理解返乡农民工及其家庭,探讨农民打工的逻辑和意义,而对返乡农民工给乡村社会带来的影响则甚少关注。
返乡农民工群体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