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力助中石化建设世界一流


绿色低碳力助中石化建设世界一流

陈柳钦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北京,100733

  绿色低碳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与方向。绿色低碳已经成为潜在的核心竞争力,不少发达国家甚至把绿色低碳当做排挤竞争对手和设置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节能减排”决定着可持续发展的命运,谁能在其中寻找到商机,谁就能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一席之地。绿色低碳是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人类为应对能源、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选择,其目标就是将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黑色”发展方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发展方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中石化集团不仅是中国的大企业,而且是世界级的大企业。中石化自1983年成立以来,经过持续的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加强管理、创新发展,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供应商,世界第二大炼油公司、第四大乙烯生产商,在《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5位。在企业规模和盈盈利能力实现较大跨越,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的同时,中石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支撑。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说:“作为中石化这样规模的大企业,不仅要创造大的经济效益,更要为国家、为人民做大贡献,为社会、为人类、为未来履行大责任和大义务。追求绿色低碳发展,做好节能减排就是中石化这类特大型能源企业履行责任和义务的重要体现。在这一观念指导下,20118月,中石化针对世界发展新趋势和国际竞争新动向,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提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战略,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新优势,朝着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宏伟目标迈进。中石化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核心目标之后,公司战略发生了细微变化,绿色低碳发展首次提升至公司战略层面。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指出:“绿色低碳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也是塑造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我们要把握这个潮流和方向,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积极发展地热、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低碳能源,提高清洁、低碳、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中石化这搜能源领域的航母,正在不断优化产业机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中石化确立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发展目标,是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需要,是公司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对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目标要求的具体落实。世界一流的企业特征不仅包括规模实力、营业能力、创新能力,也包括公司治理、绿色低碳、企业文化等软实力。中国石化要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就必须推行绿色低碳战略,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低碳发展道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必须减少,从而缓解人类面临的气候危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我国将加快建立节能减排市场机制,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健全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使用制度,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对此,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2011年度工作会议上表示:“总部和各企业要把碳减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抓紧研究降低碳排放强度、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增强碳平衡能力等措施,早部署、早行动,努力谋取绿色低碳发展新优势。中石化作为能源化工行业的重要企业,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我国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优质能源的同时,努力实现安全发展、绿色发展,不仅是企业发展的自身追求,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更是我们履行好政府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必然。

绿色低碳发展是中石化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当今世界发展绿色产业,践行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公司竞争的新领域,也是各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转变发展方式,开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中石化将绿色低碳引入公司发展战略,就是要把企业的发展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有机融合。绿色低碳战略,符合中国石化的实际,也非常具有前瞻性。强化绿色低碳战略的执行,就是要在安全、经济持续保持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清洁优质能源的同时,高度重视能源的开发和生产过程的低碳节能和绿色环保。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的保护是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之一,中石化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傅成玉董事长多次强调,发展企业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不仅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要求,也是中石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追求

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多年来,作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国家特大型能源化工公司中石化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把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利用作为重要任务始终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着力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在中石化集团公司召开2012年度节能达标工作视频会议上,中石化集团总经理王天普表示,未来绿色低碳将成为企业走向国际的通行证,成为企业拓展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绿色低碳战略的提出,是中国石化顺应时代潮流、抢占低碳发展制高点和道德制高点的自觉选择。打造绿色经济是国际竞争的新动向,我们顺应了世界发展的潮流,自觉举起了绿色低碳发展的大旗,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中石化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既要在低碳能源发展上占有一席之地,在生物燃料的生产上领先一步,也要在节能减排达标工作上做得扎实有效。

 在中石化看来,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公司竞争的新领域。在实施绿色低碳战略之前,中石化长期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并取得显著成效。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中石化采用汽油加氢、柴油加氢、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等清洁工艺技术,重点实施了汽油和柴油质量的全面升级,新增汽油加氢能力每年1660万吨,柴油加氢能力每年3790万吨、催化重整能力每年1130万吨、加氢裂化能力每年1530万吨,10年内在油品质量升级方面累计投资586亿元。目前,中石化积极开发替代能源和新能源,优化和完善能源结构,已基本形成包括技术开发、工业生产和产品销售在内的较为完善的业务产业链。“十一五”期间,中石化集团公司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5.4%,五年累计节约1444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52万吨,提前一年并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778万吨标准煤节能目标;万元产值COD排放量下降37.46%、万元产值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56.65%,实现了生产经营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2011年中石化COD排放量比上年减少16.9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8.55%,全年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及生态破坏事件。根据中石化总体规划,炼油板块要率先达到国际一流,“十二五”期间炼油综合能耗目标值为每吨55千克标油,能量密度指数(EII)能耗74。还有,当前页岩油气开发、煤化工、生物燃料与生物化工技术成为石化行业焦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成为“十二五”行业规划中的重中之重。要优化调整,就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提高持续创新能力。根据欧盟推出的 “绿色天空”计划,2012年起,所有进出欧盟的航空公司排放的温室气体必须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向欧盟缴纳排放费用。欧盟“绿色天空”计划,要求进出欧盟的飞机燃料中要加入一定比例的生物航煤,否则要缴纳相应的碳排放费。中石化的“生物质油加氢生产生物航煤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就是为了适应这种紧迫的形势而进行攻关的项目。这项技术能够使用植物油加氢制备出无硫、无芳烃的喷气燃料,帮助我国航空业顺利摆脱国际环保制约。这种清洁的喷气燃料还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调和组分。这是中石化承担二氧化碳减排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落实绿色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按照中石化的规划,2020年,公司低碳能源形成规模化产业,成为主营业务的有益补充,为公司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绿色低碳是打造世界一流的内在要求。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公司竞争的新领域,也是各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转变发展方式、开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当前国际竞争已经从传统领域延伸到环境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目前,国际领先企业正利用其经济科技方面的优势,不断加大技术和制度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的潮流,以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一个缺乏绿色观念、不重视环境保护的企业,难以融入国际社会,将被“逐出”国际市场。中石化要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必须遵从国际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规则,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跟上绿色低碳发展的步伐,谋取绿色低碳新优势,才能融入国际主流社会,与国际大公司论伯仲、比高低。中石化将绿色低碳战略作为未来发展的六大战略之一,其用意正在于此。中石化近年来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以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狠抓节能减排,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开发新能源,取得了良好业绩,一些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绿色低碳发展中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

中石化既是能源生产企业,又是能源消耗企业,不仅要提供清洁优质的能源产品,更要成为低碳经济的践行者、低碳技术的领跑者和低碳潮流的引领者,同时高举应对气候变化的大旗,通过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努力实现安全发展、绿色发展,为保护全人类共同的绿色地球贡献力量。未来,中石化作为国家骨干企业和特大型能源公司,在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在推进绿色低碳建设中责无旁贷地发挥好“排头兵”作用以抢占国际市场竞争的制高点首先成为世界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