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共吹幸福号说明了什么?
中国幸福研究院院长徐景安
2012年5月23日
幸福广东与幸福台湾
2012年5月9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中共广东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说:追求幸福,是人民的权利;造福人民,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我们必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切实维护并发挥好人民群众建设幸福广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他强调:要以规则公平、机会公平、底线公平为导向,加强社会领域基础性制度建设。让守规矩的人不吃亏,让有本事的人有奔头,各尽其能地追求和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马英九于5月20日以“坚持理想、携手改革、打造幸福台湾”为题发表就职演说:未来四年将以强化经济成长动能、创造就业与落实社会正义、打造低碳绿能环境、厚植文化实力以及积极培育延揽人才作为五大支柱,“打造幸福台湾”。
他说:“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就是与人民一起打造幸福的未来”。他强调“要合理配置基础建设、公共服务及教育资源,建立均衡而各有特色的区域发展模式,以缩短城乡差距,务必要让每一个人不分性别、地区、血缘或出身,都有追求幸福的公平机会。”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包括台湾在内,有58个地方政府先后提出把幸福作为执政目标和执政理念。
政治忽悠与历史进步
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认为是政客们的忽悠与喧嚣。尤其对于中国大陆来说,好听的口号一个接一个,民众的实际生活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有的人甚至反对把幸福作为执政目标,理由是政府可以造假,名义是“为老百姓造福”,实际上继续干着侵犯人权、暗中专政的勾当。对政府造假行为的担心,美国也同样如此。
奥巴马政府正在资助制定幸福指标的研究工作。美国一个专门小组正在分析调查美国人“主观幸福感”,用以指导联邦政府的决策。媒体发表文章指出:有理由指望联邦幸福指数比通胀率更可信吗?政客们将利用幸福感调查作为借口,以反对一切试图限制财政支出的努力。上世纪30年代,人们常说,我们不可能通过挥霍致富。同样,我们也不能用统计数据来自欺欺人,让自己觉得这个国家充满着快乐。
这种担心是有理由的,在实际生活中权力的造假行为一直存在,应该说在一切好听口号下都有可能造假,甚至犯罪。那么,人类历史还有进步的可能吗?中世纪在“神权”统治下,烧死了质疑地球中心说的布鲁诺。近代也发生了“人权”口号下灭杀印第安人与殖民侵略的罪恶勾当。但事实证明,“人权”口号的提出是历史的伟大进步,尽管至今侵犯人权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但是人权在近现代以来得到改善是不容置疑的。
这种担心是有理由的,在实际生活中权力的造假行为一直存在,应该说在一切好听口号下都有可能造假,甚至犯罪。那么,人类历史还有进步的可能吗?中世纪在“神权”统治下,烧死了质疑地球中心说的布鲁诺。近代也发生了“人权”口号下灭杀印第安人与殖民侵略的罪恶勾当。但事实证明,“人权”口号的提出是历史的伟大进步,尽管至今侵犯人权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但是人权在近现代以来得到改善是不容置疑的。
我国改革开放,实现了阶级斗争为纲向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折,政治第一转向经济第一。以GDP为考核目标,尽管有虚假成分,但总比反右派、抓反革命、揪走资派超额虚报好。GDP总量的增长,没有解决公平分配,加剧了两极分化,但毕竟使全体中国人告别饥饿,实现温饱,这种进步是不能否认的。
发展为目标转向幸福为目标,制定主客观幸福指标评价体系,固然避免不了其中造假的成分,但毕竟实现了评价主体由政府转向民众,评价目标由单一的GDP转向与民众幸福相关的经济民生、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综合指标。发展为目标是政府说了算,而幸福为目标必须尊重民众的感受。这将带来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深刻变革。当然,今天提出幸福作为执政目标的地方政府,大多数还只是口号,但这预示着历史新转折的开始。
意识形态与幸福追求
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社会主义与三民主义的分歧,美国则是实行资本主义的,但都不约而同地把幸福作为执政理念,这怎么理解?
幸福是人的终极追求,人类的历史就是追求幸福的历史。英国哲学家休谟有句名言:“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一个社会的诞生、一种学说的提出、一个党派的宗旨,都是对幸福的一种追求和主张。而能否为绝大多数人带来幸福最终决定社会的存亡、学说的兴衰、政党的成败。所谓人心所向,所向披糜,就是这个意思。一个强大的帝国、阵营迅速崩塌,一种兴盛的文明、文化走向灭亡,最终是违背了绝大多数人的幸福意愿和追求。因此,一个社会要延续下去、一种学说要有生命力、一个党派能得到支持,必须遵循适者生存的规律,适者也,即宜于人的幸福。这就不难理解,主张社会主义的共产党、三民主义的国民党、资本主义的美国都把幸福作为执政理念,这实际上是一场幸福的竞赛和拼比。这将最终决定主义与政党的兴衰成败。
应该说,人类历史上某种意识形态都是为幸福提供了某种元素,但同时又是对幸福一种片面追求。今天我们应该以幸福为终极目标,继承、综合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我说过:“自由主义、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是构筑人类幸福大厦的三个要素。自由主义追求个人幸福是幸福大厦的基础,传统文化追求他人幸福是个人幸福基础上的提升,社会主义追求大家幸福是个人幸福基础上的普及。如果抛弃自由主义,反对个人幸福,所构建的大厦必定是地狱。如果抛弃传统文化,忽视他人幸福,所构建的大厦就是战场。如果抛弃社会主义,忽视大家幸福,所构建的大厦就是危房。”
幸福中国与宪政民主
以幸福为执政目标,一个首要的前提是必须尊重民众的意愿。幸福是个人感受的表达,权力忽视民众意愿,以天然代表民意自居,这个社会肯定是不幸福的。表达民意、约束权力的制度就是宪政民主。所以,幸福中国必然走向宪政中国、民主中国。但是宪政民主不等于幸福中国。宪政、民主、法制以及言论自由、结社自由、信仰自由,在美国统统实现了,但美国并没有解决平等、持续、幸福三大问题。西方人的主流价值观是个人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生活方式是高消费、高负债、高浪费。这种价值观不改变,实行票决民主的结果,带来的是美国的金融危机与欧洲的债务危机。
建设幸福中国,必须完成三大课题,一是改善民生,二是实行民主,三是重建道德;既要政府改善行为,又要社会改善行为,还要民众改善行为;实现价值理念从资源有限条条件下财富最大化向幸福最大化的转变。
从资源有限条条件下财富最大化转向幸福最大化,鼓励人追求物质幸福的同时,重视情感幸福与精神幸福的追求,激励人既爱自己也爱他人、爱大家,这是人类的新文明、新选择。
在以人均GDP为目标的世界竞赛中,人口多、资源缺的中国落后于西方带有必然性。但以幸福为终极目标的世界竞赛中,中国是有可能领先于西方的。唯有中国拥有传统文化、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三大幸福元素,关键在于这三大元素的有机融合,而不是互相对立。
幸福中国路长而道远,重要的是方向要对、目标要明、决心要大,才有希望立于世界之林、领先世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