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人民日报与数字营销


姚晨,人民日报与数字营销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数字时代,人们爱拿数字说话。政府看GDP,公司看营业额,连赞美苹果的东西做得多棒,最终也是反映到股票市值上去。昨日,人民日报社的社长张研农,也用一组数字,发表了一番有趣的言论。张研农说,《人民日报》现在发行量是280万份,看起来不少,但他们的“对手”,微博女王“@姚晨”,粉丝有1955万,姚晨她每一次发言的直接受众数,还不算转发的,就已经是《人民日报》发行量的近7倍了!所以在新媒体格局中,有了姚晨这样的“对手”,《人民日报》人有着强烈的危机感。

其实,张社长的表述有机械数字论的问题。且不谈传说中的僵尸粉,在线的、不在线的,爱看的、爱看不看的,这么一算,“@姚晨”的“1955万”里的有效直接受众,恐怕得打个“粉碎性骨折”。不过尽管数字上有不精准,但张社长的“对手论”在思路上是很鲜活的。而且“@人民网”把这条新闻的微博给置顶了,大有“大伙议一议”的雅兴。

在这个全新格局中,决定着各种类型的媒体命运的,正是受众的认可。能否更充分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反映百姓心声,能否与受众全方位互动等,都将成为媒体今后发展的关键因素。可以断言,在众声喧哗当中,民意将比以往更加受到重视,这是社会进步的图景之一,必将扩大民间社会的空间。

微博的兴起虽然使传统媒体受到挑战,但总的来看,新闻传播迎来一个更加生机勃勃的新的发展期。传统媒体以其新闻采编的严谨与专业性,微博以其信息传播的快速与广泛性,两者正可互相学习、互为补充,形成竞争发展的多元格局。机遇,不仅仅属于微博。

好的数字营销方案通常有四个特点:著名营销培训专家谭小芳(www.tanxiaofang.com)首先,信息到达它所针对的人群;其次,信息必须简单;再次,让消费者有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帮助他们做出购买决策,而不是单纯的品牌宣传;最后,中国消费者更相信其他人对产品的评价,而不愿意相信品牌自己的声音,所以一个好的数字营销方案一定要能产生大量好的口碑。

对于企业来说,建立一套完备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无疑是提升领导决策能力的重要保障,也是应对瞬息万变之市场的必需品。但要警惕的是,信息时代的“数字化管理”与通常所说的“用数字管理”并不是同一个概念,而我国很多企业正是假“数字化管理”之名,行“用数字管理”之实。

企业不是做给别人观赏的,但我们很多时候都忘记了自己的使命。竞争是残酷的,然而“市场法则”与“仕途法则”是严格不同的。既然选择了做企业,就要一心扑在市场上,潜心研究企业的战略规划。要知道,著名营销培训专家谭小芳认为(预定数字营销培训,请联系13938256450)只有来自于市场的数字才是准确的,大脑拍出来的数字只能是自欺欺人。

数字化管理的时代劲风是不会逆转的,数字背后所蕴含的管理哲学更是值得我们挖掘的。数字,只有在正确经营思想的指引下才能发挥应有的威力,也才有进一步精准和细化的必要。为赶潮流而构筑的数字工程无论看起来多么绚丽,都是劳民伤财、毫无价值。

谭小芳老师认为,当前,相对人数不多、高效的、配备各种高科技资源、训练有素的信息化营销团队、数字化公司已开始形成,"制信息权"的争夺与对抗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各品牌胜负。可以说,谁控制了信息,谁就赢得了竞争。

尽管还才刚刚起步,但许多公司已从过去的“品牌制胜”的观念提升到“信息为王、速度为皇”的观念上来,用信息、速度制胜的观念来进行公司建设和市场竞争。因为,“未来市场”的目标就是全信息化市场。“新型团队”就是焕然一新的全信息化团队。其中,软件这个“无形武装”在数字化公司的建设将发挥举足轻重作用。

挑战通常在于如何消化和分析信息,并将这些评论和对话转化为可付诸行动的洞察。有许多技术让我们可以倾听,但是,为了将这些评论和对话转化为洞察,我们需要依靠在调查、品牌管理和数字化传播方面富有经验的人才。这在目前显然是个问题:数据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能将数据转化为洞察的富有经验的人才却是稀缺的。

行为分析是洞察消费者的最佳方式之一,也就是在消费者在线购买过程中追踪他们。这可以通过网站标签来实现。当然,不违反隐私规则具有重要意义,但这是一个获得消费者洞察并发展出消费者在数字化世界中访问路径的好方法。当你在消费者最可能出现的地方锁定他们时,这些路线将发挥作用。

互联网所形成的网络有很多可以让商家直接与消费者对接的体验接触点,于是,电子商务又一次成为企业家们的口头禅。顺理成章便有了体验营销、社区营销,博客营销,病毒营销和数据库营销。这些创新营销模式统称为数字化营销、网络营销或互动营销,让互联网之于品牌的价值最大程度地体现于有效、高效与互动。其中虚拟经营,电子商务,JUSTINTIME,流程外包,利用IT和互联网技术整合在中国这样一个全球制造中心显得有些过剩的资源,是最显著的特征。

我们企业商品经济的历史不长,所以有一些企业领导人还处在既不善于算账又不善于算计的阶段。很少有企业领导人不算账不算计的。但是,瞎算账瞎算计的企业领导人却比比皆是。这也是科学精神缺乏的体现。领导人要有科学精神。什么是科学精神?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

不能什么事情都用道理说话,用理念说话。那是政治家,是文人。也不能该算的没算,不该算的绞尽脑汁算。算计也是一种智慧。譬如说你把自己想要的都算计到了,别人要什么一点都没算计,那可能就应了另外一句老话,叫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先算计了别人,最后把自己也算计进去了。

有所碰撞是好事,但这只是开始。在于扬看来,看互联网的走向一定要跳出互联网本身,要认识到互联网与IT、电信一样,都只是基础设施,是平台。未来,“互联网企业”这种身份符号应该会消失,企业都会和互联网嫁接到一起。当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时,互联网的威力才会真正发挥出来。但是真正的挑战也就出现了,因为到了最后,所有的企业都用上了互联网这样的先进“武器”,企业比拼的最终又还是产品、服务、战略、人才等。

对于这个市场的开拓,分众的法宝依然是“精准”。数字电视广告与传统电视广告根本不同,即便收看同一档节目,由于观众收视习惯不同页面广告也会不同。而对观众的追踪也将比互联网记录追踪更进一步。“通过机顶盒的回收系统可以知道观众的收视习惯,例如早晨开机的老年人多一些,晚上8、9点开机的则是上班族多一些。

谭小芳老师认为,同时根据帐单还可以清楚的知道观众所处位置,这样方便对区域中小企业客户的开发。比如说一个上海陆家嘴商圈的餐厅想在本地区做一个面向月收入5千以上年轻人的广告,只需要输入几个关键字就可以迅速投放。”

总之,新的营销手段,对于国内的商家而言,也是一次新的市场突围机会。对市场极其敏感的可口可乐、麦当劳、诺基亚这样的国际巨头已经在行动了,国内的商家也不能落后。而在现代营销最发达的美国,已经有超过70%的消费行为与这种以数字化的电子优惠券为载体的营销手段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