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种子的高度关注


  早在上个世纪,人类就开始了对种子的高度关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份报告称,全球已有四分之三的粮食品种在上个世纪就已消失,粮食品种的多样性已陷入一个大麻烦。为保护粮食品种的多样性,有人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献身于此。俄罗斯植物学家尼可莱·瓦维洛夫曾走遍五大洲,收集无数罕见的粮食品种和野生谷物。他旗下一家位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的研究会专门负责收藏他收集的各类种子40万份,这就是最著名的全世界第一家“种子银行”。但1941年,列宁格勒战役爆发,苏联官员只顾转移冬宫的艺术品,没人关注这座事关人类生存的“种子银行”。希特勒则组织一支特别行动队去抢掠这些种子,研究会的一批科学家闻风迅速将他们藏匿,并轮班守护,直到饿死在这堆种子旁,九名负责守护的科学家一粒都不肯吃。而十分荒唐的是,瓦维洛夫搜集种子的行为却被当局斥为“资产阶级科学”。这位一生致力于解决人类饥荒问题的科学家最终却没能解决自己的饥饿,被活活饿死在一个集中营里。这是他个人的惨剧,更是人类的悲剧。好在人类今天已经觉醒,2008年冬天,在挪威斯瓦巴尔群岛距北极点1100多公里的永冻土上,藏有一亿粒来自世界各地的农作物种子的保险库已经建成。全球农作物多样性信托基金会负责人称,即便地球经历巨变、核战争或恐怖主义袭击,这个“种子银行”也能让人类在地球上重新建立农业生产,这是为地球农业购买的一份保险单,也是献给全人类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