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国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一些领域以来,通信行业很多人就感觉好像老虎来了,是不是哪一天通信行业的“好日子”要结束了。其实,如果民营资本真的进入这个领域,现在通信行业的员工的好日子才会真的开始。
民营资本进入的途径无非是几个方案,主要有参股现在的企业、组建新的运营商、与另外的国资合作组成新的运营商、开放个别领域给民营资本独享形成产业链互动。
这几个里面,参股现在的企业,其实很容易,买股票就是了,本来就是上市的,大不了再卖一些股份出来,无关企业管理大局。
组建新的运营商,估计这个民营资本都绕着走,要说曾经的联通、网通也都类似这样的布局,可结果却都是重新进入了彻彻底底的体制内。
与另外的力量组建新的运营商,还比较靠谱,领头人当然是广电,现在广电要组建国家网络公司最缺钱,如果能吸引部分民营资本也算是雪中送炭,只是不知道广电喜欢不喜欢,恐怕也比较难。
开放个别领域倒比较容易,比如驻地网早就在做,很多企业都已经半死不活的,不是被运营商逼死的,而是被开发商和物业整死了,其他的如互联网企业一样做内容,那还是肥了如今几个老大,大多数所谓的民营资本没关系。
为什么鼓励了很久,通信行业的民营资本好像却越来越少呢?根本原因是通信行业这个增长乏力、投诉众多、监管严格、累死累活的地方对民营资本的吸引力越来越差,现在人家看中的是赚钱赚到不好意思的银行、石油。所以,即便央视拼命打击通信行业,但好像并不被资本市场的主流媒体配合,倒是当前对银行业的开放喊声最紧。
在中国,民营资本是被宠着养起来的,而且官商一体,对财富的贪婪比国资更甚,现在都追求的是挣快钱、挣超额利润,从房地产、教育、医疗,到矿产、资源和大葱,一个“炒”,一个“抢”,中国的民营资本几乎的一百年前一样的成为了买办与官僚豢养的贪婪的游资。
一般来说,民营资本进入后,行业获利能力会不降反升,其单价绝不会出现连年下降的过程,这个看看住不起房子、上不起学校和治不起病就可以验证,这三个领域恰恰是民营资本进入最早的民生领域。比如,北京大大小小的辅导班,各种各样的择校,其背后都是有资本的力量在推动,老百姓成了主动出钱的案板上的肉,而且被人黑了还在叫好。这完全不同于通信行业的现状,甚至是彻底相反。
对于现在的通信企业员工来说,民营资本的进入,特别是增加运营商和竞争加剧后,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与职位,薪酬会普遍得到大幅提高,个人发展空间也会大大提升,现在市公司的经理都成省公司经理,县公司经理都成市公司经理,普通营业员也会变成部门主管。当然,按照中国这些年发展的惯例,一旦有民营和国营的同时在一个行业,而你在国家的那部分里面,肯定油水更多、前程更似锦。
民营资本进入通信行业可怕吗?
评论
1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