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5月29日讯 今日,卫生部官员及相关专家做客中国新闻网,就当前的医改热点来给大家做解答。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延中表示,政府不可能承担下所有的服务,而公立医院现在承担的负担不是太少,而是过多,要减少它这方面的压力,必须有替代的力量。
王延中认为,中国医疗服务提供方面,民间和社会的服务力量不足。因为公立这一块,不管是政府补助到位不到位,但是从舆论上和百姓感觉上都认为,这是政府应该提供的服务。但是,政府提供的服务叫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立医院应该是主体,其实很多卫生服务是可选择的卫生服务,而可选择的卫生服务没有替代,或者是现在能够提供这样的卫生服务的医疗机构数量太少,人员太少,或者是医疗服务水平比较低,老百姓不信任。
“一旦患病,老百姓首先想到的是到大医院,到公立医院就诊。”王延中称,目前公立医院承担着80%的门诊量,谁来替代其中一部分门诊量?他建议,今后大医院应真正成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重点放在医学研究和医学人才培养,同时指导与支援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而不是简单地替代中小医院门诊服务的角色。
王延中称,目前,政府已经出台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的一些决定和意见,方向已经指明,但还有很多具体的问题和政策需要落实。如何使社会资本真正地能够在医疗服务领域当中发挥重要地位?“公立医院现在承担的负担不是太少,而是过多,要减少它这方面的压力,必须有替代的力量,这应该是下一步的重要工作。”王延中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