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趣尔成功过会的舆情监测分析


  【事件回放】

  6月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发审委2012年第110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显示,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趣尔”)(首发)获得通过。新股风向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显示,媒体对麦趣尔的质疑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关联企业利益输送,董事、监事和高层管理人员频繁变动等问题上,未发现可以对麦趣尔构成硬伤的负面舆情信息。

  【舆情综述】

  1、媒体报道正负面舆情分析

  图1:负面舆情分布图

  (注:数据来源于新股风向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时间:2012年2月20日至6月5日)

  据新股风向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显示,如左图所示,有关麦趣尔的新闻报道在网络上合计出现60条舆情信息。其中,正面舆情信息10条(占16.67%)、负面舆情信息44条(占73.33%),其他舆情信息6条(占10.00%)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麦趣尔的网络舆情信息总量虽然较少,但是结构不利,负面舆情信息量的占比达到73.33%,正面舆情信息和其他舆情信息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稀释。

  图2:麦趣尔正负面舆情趋势图

  (注:数据来源于新股风向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时间:2012年2月20日至5月05日)

  据新股风向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显示,如上图所示,2012年2月20日至6月05日, 麦趣尔的网络正负面舆情信息量呈现出相反的走势。其中,负面舆情信息量先升后降,峰值出现在4月24日,峰值为24篇。正面舆情先降后升,峰值出现在6月7日,峰值为7篇。

  从麦趣尔负面舆情信息量的走势来看,峰值出现在预披露招股书之后的第三个工作日,之后呈现出递减趋势,这种走势符合IPO企业网络负面舆情信息的普遍规律,一般不会引发网络舆情公关危机。

  【舆情应对措施】

  据新股风向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显示,2012年2月20日至6月05日,麦趣尔没有公开回应过媒体的有关质疑。《第一财经日报》、《天天证券报》等撰写麦趣尔负面报道的文章中也没提及记者主动就有关质疑向麦趣尔进行过求证。

  值得关注的是,麦趣尔可能存在删除网络负面舆情信息的行为。04月24日 ,《第一财经日报》撰文《麦趣尔冲击IPO前景不明 两款纯奶曾被曝不合格》,该文在和讯网、金融界、东方财富网等网站的转载被删除。5月15日,《天天证券报》撰文《麦趣尔股份:董监高频繁变动或构成首发障碍》,该报道在中金在线、东方财富网等网站的转载被删除。 

  【重大舆情回顾】

  据新股风向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显示,2012年2月20日至6月05日,麦趣尔的重大舆情有:

  5月15日,《天天证券报》撰文《麦趣尔股份:董监高频繁变动或构成首发障碍》称:“公司在‘上会’前夕董事、监事和高层管理人员频繁变动,这有可能构成首次发行障碍。”该报道的媒体转载量为6篇。

  5月15日,深圳电视台在题为《麦趣尔IPO遭疑:兄弟公司普遍亏损 涉嫌利益输送》的报道中称:“根据麦趣尔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麦趣尔的兄弟企业经营状况并不乐观。2011年,除了新疆君豪博业商贸有限公司略有盈利之外,其他公司均为亏损,其中,北京益安利乐投资有限公司亏损甚至高达600多万元。”该报道的媒体转载量为11篇。

  4月24日,《第一财经日报》撰文《麦趣尔冲击IPO前景不明 两款纯奶曾被曝不合格》称:“2009年,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部分食品抽检情况,麦趣尔两款纯牛奶被曝光为不合格食品,不合格项目为非脂乳固体及亚硝酸盐。此外目前还有媒体曝光消费者称买到麦趣尔不合格产品,但得不到公司的投诉回应。”该报道的媒体转载量为24篇。

  【“新股风向标”点评】

  新股风向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显示,媒体对麦趣尔的质疑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关联企业利益输送,董事、监事和高层管理人员频繁变动等问题上。未发现可以对麦趣尔构成硬伤的负面舆情信息。

  关于食品安全。第一财经日报曝出2009年,2009年,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部分食品抽检情况,麦趣尔两款纯牛奶被曝光为不合格食品。该爆料出自公开资料,不会构成重大瑕疵。

  关于关联企业利益输送的问题。深圳电视台在《麦趣尔IPO遭疑:兄弟公司普遍亏损涉嫌利益输送》中的质疑,是根据公开资料的臆测,缺乏充分的证据。

  关于董事、监事和高层管理人员频繁变动。《天天证券报》在《麦趣尔股份:董监高频繁变动或构成首发障碍》的报道中列举了原公司独立董事李莉、原公司董事成屹、原公司监事会成员李质华和孙强等人的离职事件。但是,报道并没有证明上述人员离职对麦趣尔的主营业务和发展战略构成重大影响,证监会对重大人事变动的判断虽没有公开标准,但是从实践来看,没有对公司主营业务和发展战略构成重大影响的人事变动,不构成重大人事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