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不对称”降息?


                        

       近日,央行宣布自六月八日起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这是三年半来央行首次降息。央行在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规定,商业银行可以将存款利率上浮百分之十,于是自六月八日起,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不对称”降息:即贷款利率依规下调,存款利率先下调再上浮,五大商业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未变,有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还高于降息前的利率水平。 

为何要“不对称”降息,或者说“不对称”降息的意义何在呢?

一、稳定经济增长之需要。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双重压力,域外方面,债务危机丝毫没有减轻的征兆,反而有愈演愈烈的架势,出口大受影响;国内方面,近两年来,宏观调控的主基调是银根紧缩,而房市的调控,直接导致房地产和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投资大受影响,去年又遭遇高铁事故,高铁投资直线下降,综合几个方面影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快速下滑。在出口受阻,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之下,稳定经济增长的重任再次落在投资身上。为了保证年初确定的稳定经济增长目标,必须向市场放“水”,刺激投资增长。“不对称”降息,可降低房企和中小企业的投资成本,或增强他们的生命力,或增强他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或使他们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经济增长。

二、发展实业之需要。据2011年财报,2011年,十大最赚钱上市公司中就有七家为银行。在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增速下滑的同时,金融行业利润却实现高速增长,完胜实体经济。金融服务利润大幅高于实体经济,压缩了实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金融业有掠夺财富的嫌疑。“不对称”降息,正好是金融让利于实业,纠正以前的利润偏差,从而提高实业投资的积极性。

三、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之需要。近年来,由于资本无法发挥其市场功能,造成民间高利贷盛行。高利贷一方面提高了融资者的成本,当融资者无法还债时,只有“跑路”,可以说,高利贷是金融乃至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另一方面,高利贷影响了银行的吸储,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造成影响,部分银行为了补充资本充足率,不得不高息揽储。允许银行利率上浮,可有效发挥资本的市场功能,帮助银行吸储存款。同时,银行利率上浮,可以加强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倒逼银行提高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

四、应对高物价之需要。2012年,中国宏观调控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面临经济下滑的压力,另一方面,面临物价居高不下的压力。为促进经济增长降息吧,那负利率(资金贬值)怎么办?保持利率水平不变吧,又如何承担经济增长乏力的压力?“不对称”降息,正好化解了两者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降低贷款利息助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保持正利率,不至于资金贬值。

此次“不对称”降息,意义重大,一方面意在发展实体经济,另一方面开启了金融服务业之间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