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板似乎成为了高悬在中国股市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有风吹草动,股市即立即就地卧倒。而且一次比一次厉害,弄得现在每次都需要管理层正儿八经的出面澄清一番大盘才肯起来。
国际板真的有那么可怕吗?特别是对于中国人来说,从来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一个小小的国际板,不至于吓得如此吧?再说了,按照管理层的思路,能够到国际板上来风光的都不是一般的公司,非但不是目前国内那些近三千家公司中的绝大多数公司可以比拟的,就是管理层竭力喊话的,具有“罕见的投资价值”的那些蓝筹都是无法比拟的,比如像微软、苹果,这样的公司,我们的市场上能找到一家吗?这样的公司来了,给中国普通的投资者一个更好的投资选择又有什么不好呢?让它们进来,如果管理得好,能够发挥“鲶鱼效应”,那对于中国股市的成熟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因此,我们认为,国际板从某一方面来说,其实是个好东西。
当然,从“人性本恶”的角度出发,我们对于国际板也有一丝的担心,那就是,那些个国际上的“三好学生”类型的跨国公司,到了中国市场会不会也被中国历来强大的同化能量给同化了?这绝对是有可能的,这一点我们只需要看看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就知道了。因此,这不仅有可能,而且很有可能那些跨国公司到了国际板上来了,出现青出于蓝的结果,那可就不是我们所想要的结果了,偏偏从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这是国际板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