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也是生产力?


  
     自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后,“某某是生产力”的造句就接踵而至。近日,甘肃省天水市更是创造出了“接待就是生产力”的说辞。
      “接待就是生产力”兹一上网,立即引发网友热议,许多网友调侃说,“这绝对是个天才般的创新,此语道出了接待办的心声”;有网友分析说,“其实这标语挺实在的,至少他在说真话”;还有网友评价到“看似笑话,却为真话!为什么现在机关里特别强调接待,就是因为把上级接待好了,就能把各种关系处理好,拨款、上项目什么都好办!”;作家天佑更是指出,"接待就是硬道理’、“接待就是生产力”已经成为一些公款吃喝堂而皇之的借口。”等等,不一而足。
        接待是生产力吗?从细分行业来说,可能算吧。毕竟接待消耗了菜肴、粮食,消费了烟、酒,促进了农业生产,促进了烟酒生产,拉动了内需,带来了财政收入。对天水市来说,接待也可以算做生产力吧。因为接待接近了与上级领导的关系,日后在上项目、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会有一定倾斜,而这对天水市的发展来说大有裨益。天水市可能正是看到接待的上述好处,才明目张胆、堂而皇之地对外挂牌:“接待就是生产力”。
  天水市为何如此重视接待?主因不外乎争取上级的资金与项目。天水市并不富裕,据资料记载,"十五"期间,天水市财政收入实现了翻番,才达六亿元;财政工作实现了"两个历史性转变"(国家统一规定职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和当年收支平衡并消化历年累计赤字)。穷则思变,天水的穷,注定天水人要找路子,于是他们的眼光要向上盯,向上级财政资金与项目盯,而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与项目,必须与上级领导搞好关系,欲与上级领导搞好关系,接待是绕不过去的坎。于是,接待就是生产力”在天水市达成共识,接待办也就成为了政府对上级政府的“公关办”。
接待真的是生产力吗?非也。有人要问了,楼主不是说接待消耗了菜肴、粮食,消费了烟、酒,拉动了内需,促进了农业和烟酒生产,带来了财政收入吗?这不是间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吗?接待,给相关产业带来了利好,但是与促进生产力发展无必然联系,要知道,财政资金若不用在接待上,而是用在民生上、用在教育科研上、用在管理创新上等等,其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将远大于接待。
  其次,接待消耗了财政资源(消耗了本可以用于民生或促进生产的财力),消耗了工作人员的精力(喝酒应酬是消耗工作人员精力的),若是在八小时之内接待,更是耽误了本来为人民服务的宝贵的时间。可见,接待不但与效率无关,反而有碍效率提高。
  再次,由于接待是工作需要,在制度不甚完善的情况之下,接待人员就有可能权力寻租“白吃白喝白玩白拿”,而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腐败行为。
  第四,接待败坏风气。天水市若因接待工作做得好,在资金与项目上得到倾斜,其他市县一定也会效仿,进而带动败坏风气。另一方面,接待助长不正之风,上级部门来地区检查指导工作本是其正常工作职责所在,你却大搞特搞接待,拉近关系,这样极易使上级部门将工作与接待对等起来,助长上级部门的不正之风,同时对不会搞接待工作的地方与同志造成不公平。
  综上所述,接待非旦不是生产力,而且是反生产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