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河南省启动2012年小麦最低价收购执行预案(俗称托市收购)至今整10天。实际情况如何,农民是否满意,带着诸多待解问题,我们到豫北小麦主产区一些收购现场看了看。
在中储粮的几个地方直属库(鹤壁市浚县、淇县),与以往车水马龙的卖粮景象相比,几千斤、万把斤的小型粮车已不多见,基本都是十几吨、几十吨的大型运粮车。一打听,卖粮的都是粮食经纪人(俗称粮贩)。
今年麦子咋样?购销价如何?“今年天热干燥,水分都在11%”“麦子质量可好嘞,基本都是1等”“收农民的是1元左右,整理后拉来卖价1.06元”“粮库及时结算,不拖欠,我们也能够给农户付现钱”粮贩七嘴八舌纷纷回答着询问。“今年产量咋样?”“一亩地8、9百斤,减产一些,去年是1000多点”有人接话说道。
正午时分,在一个粮库,一座粮仓山墙的阴凉处,闲坐着3个卖粮者,我走上前去,指着旁边已经在传送带下等待卸粮的大车询问:“这是你们的粮车,有30 吨吧?”,“一车40吨”,2个司机介绍着旁边的货主回答道。货主接着话茬说:现在这栋仓已经满了,我们正等着粮库腾仓。
我看着旁边没有其他排队车辆,随口问道:今年卖粮方便吧?货主嘿嘿苦笑回答:我是昨天来的。“啊,排队1天多了?!”我惊奇道。“是的”。说话投机,货主打开了话匣子:我叫侯××,在庙口镇街上收粮,那一条街上还有7、8户收粮点。我现在已经收的还有6、7百吨没有卖掉,这一次送来2车,2天才能卖掉,剩下的照这样还得再卖10几天。现在托市收购,验质公道不压级压价,资金及时结算不成问题,就是卖粮排队时间长卸车慢。这些运粮车都是临时雇的,多一天就多一些花费,人也受累。如果想办法卸车快一点就好了。
在另一个库点,望着院里十几辆,大门外还有7、8辆排队的运粮车,每辆都装粮三、四十吨,不由感叹:现在的卖粮者1人就抵过去几十人!
同行的粮库负责人询问围过来的6、7个卖粮者排队多久了,“2、3天了”有人回答道。其他人指着不远处正在卸粮的设备说:你们看,卸一车需要2小时,院里的车卸完也要到明天了。听着卖粮人的辛苦,该粮库负责人面色凝重了:“我们要再调一些机械,再增加收粮仓”。接着,他似有顿悟地与几位卖粮者商讨:可不可以这样约定一下,你们的粮食我们库都订购了,大家排个日期,轮流来卖粮,避免盲目集中一起耗费时日。“好哇,预约的优先,没有预约的往后排队。”几个人异口同声赞同并补充着意见。一个地方的粮食经纪人数量有限,粮库可以登记一下,通知粮食经纪人分别不同时间到库出售一定数量的粮食。如今通讯发达,预约卖粮方便易行。这样使卖粮者既吃了“定心丸”,也减少了盲目扎堆售粮长时间排队的劳苦。
“定时预约”,这不正是过去“交公粮”时的按村排日期吗?看样子,一些良好的传统工作方法还是很需要借鉴的。
粮食经纪人贴近农户,或就近设点,或走村串户到田间,专业化规模化短途贩运,为农民卖粮节省了很大劳力,因此成为农民卖粮的主要途径,是农户与粮库之间相联系的桥梁。应当视为托市收购企业的战友。
当地启动托市收购虽然已经10天,实际上过了“端午节”即6月23日以后才逐渐热闹起来。现在农民自己的余粮不多了,大量集中在粮食经纪人手中,大部分还没有卖掉。照此情景,一些地方托市收购才刚刚开始,旺季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其间正值盛夏,或高温酷暑,或风雨多发,卖粮排队2、3天,即使10几个小时,对于卖粮者来说都是很艰苦、很冒险的差事,作为托市收购的执行者,多一些体恤,多一些换位思考,想方设法多一些有效的秩序组织,提高工作效率,不仅能够大大减少卖粮者的辛苦,也不失为吸引粮源、落实惠农政策的良好形象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