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今天,东方和西方依旧经常相互误解。面对现代世界,西方人大都认为是自己的创造。然而,英国剑桥大学却有一个人通过毕生的研究揭示出一系列惊人的发现:中国古代科技对当今世界文明有着非凡的影响。
这个人是李约瑟,英文名:约瑟夫·尼达姆。他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系统阐明了400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历史。
李约瑟揭开了一个历史研究的全新时代,他向中国人、欧洲人展示出一个他们不知道的史实。他说,我要还中国以公道!(图1)
公元前221年,一个叫嬴政的人结束了中国长达500多年的战乱,从而成为中国的第一位皇帝,同时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中国这位不同凡响的皇帝那年只有38岁。
与古埃及或古巴比伦相比,中国还算年轻。但2000年的统一与中央集权使中国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历史变化,同时也使自己的文化绵延存续至今。而外界对中国这些事情知之甚少,他们不知道,也很难相信当今世界大部分文明都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发明创造基础之上。
李约瑟告诉我们,虽说罗马人与希腊人对人类征服自然做出过重大贡献,但在工业革命之前,没有一种文明可与中国的贡献相比。他认为,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远超于其他所有国家。
我们的先人总想制造出一些工具来帮助自己建立在世界中的位置。在过去几千年里,各个民族由于对工具的不同选择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使他们文明的发展千差万别。
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掌握了沙漠生活的技能,他们从身边世界获取的精神感悟延续至今,46000年来他们一直如此。这使得他们成为地球上最古老的文明活化石。他们知道如何在沙漠中生存,这是一种依赖于原始采集与狩猎的生存。然而,他们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发展科学。
公元前10000年左右,世界许多地方都开始了农业生产。大约2000多年前,中国王朝开始向温暖湿润的南方开疆拓土,到公元1000年时,中国农业经济中心已转移到南方地区,管理有序的灌溉系统成为大量生产稻米的关键,它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必要的粮食。
西方生物学家认为,由于具备粮食的生产能力,中国如今可以养活13亿人口。澳大利亚土著民族由于不具备粮食生产能力,只能养活大约50万人口,50万人口可以在澳大利亚大陆做一些惊人之举,但却不足以在澳大利亚建造一座长城。50万人口也不足以进行铜的冶炼,不足以产生文字系统,不足以生产出瓷器来。粮食生产导致技术的进步,因为那些工 匠、陶艺师和科学家们都得吃饭。
欧洲的农业,17世纪以前是相对落后的。当西方终于有人有了提高农业效率的革命性想法时,却没有得到支持。
杰思罗·塔尔是个音乐家、律师,他想发明一种机器用来大面积播种,但他的播种机没有能得到推广,他的想法在当时受到了嘲笑。
奥克拉荷马大平原土地肥沃,纵横几百英里,是世界上最大连绵成片的农垦区之一,这些土地生产了美国近20%的小麦,然而,如果西方世界没有采用由古代中国人发明的农耕方法,如此大规模进行谷物生产是不可能的。杰斯罗·塔尔在18世纪竭力推广的就是同样的耕作方法。
中国人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已成排种植庄稼,他们知道这样种庄稼在生长过程中不会相互影响,还会加快成熟速度。而欧洲人在此后2000年里都未能掌握这些简单的技术。
中国人知道播种效率的举足轻重,公元前2世纪,他们就发明了播种机,1800年后,欧洲才出现类似的工具。和中国古代的情况一样,今天美国之所以能蓬勃发展也是由于它能为大量人口提供粮食。
相比而言,中国种植水稻的土地一直比较肥沃,但这并不是中国唯一的优势。
中国人很早就从劣质犁具的桎梏中解脱了出来。
在历史大多数时间内,人类由于无法在运输中高效利用马的力量而受到严重的制约,中国人对设计的微调能力给整个国家效率带来巨大变化。在所有农业发明中,也许正是对马的力量利用使中国人与众不同。
几千年来,西方人的马具一直套在马的喉部和腰部。用这种方法两匹马可以拉一吨重的东西,但套着中国马具的一匹马就可以轻松拉动一吨半重的东西,是西方的3倍,因为中国马具是利用马的肩部而不是喉部。(图2)
在中国所有伟大思想家中,至今影响力最大的要算是孔子。(图3)
2500多年来,每年9月28日一直作为孔子的诞辰日而被人纪念,盛大的纪念仪式一般持续一周。
西方学者认为,孔子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确立人与人之间恰当的关系,他关注家庭;关注朋友之间的关系;关注帝王与臣民之间的关系,同时孔子也非常敬重长者。阿瑟·米勒曾说过,中国人所创造的家庭模式是对孔子思想以及孔子对中国社会影响的一个很好的诠释。
居住于中国南方广西的莫氏家族,即便在今天,这里的传统价值与西方生活方式也大相径庭。
莫氏家族共有五、六十人。莫家老人说,家族中有教书的,有当村主任的,有耕田的,有做生意的。在工作中,你帮我我帮你,这是我们的风俗。
家庭生活在中国文化中极为重要。在中国南方一些农村,上百人甚至更多的亲属在家长领导下经常会聚居在一起。5世同堂在这里倍受推崇。
莫氏家族的莫伯陵说,我们大家族全部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以前的传统就是这样延续下来的。
如果说合作与和谐是中国人重要的目标,那么希腊的情况恰好与之相反。
希腊仅有五分之一的国土适合于农耕,由于土地形状不规则,所以根本不可能实现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于是,当第一批古代村落定居在那里后便各自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中国古代科技与世界文明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