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高新技术概念多如牛毛的今天,投资人一定要识别清楚,千万不要一看 “新材”、“新能”之类好听的名词,就轻易上当。
按照沪深交易所的规定,半年报业绩预告必须在7月15日之前刊登,本周也就成了业绩预告的集中披露周。在蜂拥而出的各类预告中,有一个现象既有趣又极具讽刺意义,那就是,股票名称中有“新材”二字的,相当部分埋着业绩地雷,投资人需格外留心。
上市公司名称中带有“新材”的不少,至少有十几家,尤以中小板、创业板最为集中。迄今已披露业绩预告的,有一多半埋有地雷:如栋梁新材(002082)业绩下降40%-55%,泰和新材(002254)业绩下降65%-75%,禾盛新材(002290)下降0-50%,双星新材(002585)下降40-70%,扬子新材(002652)增减-30%到10%,康达新材(002669)下降50-60%,宏达新材(002211)亏损500-1500万元;新大新材(300080)下降94.1%,先锋新材(300163)增减15%到-15%;三峡新材(600293)下降70%,等等。
“新材一族”为何地雷多?理由很简单,近年以来,中小企业要上市,首先看够不够得上高新技术企业?是哪一级评定的?创业板更有“五新三高”的说法。所谓“五新”,即新经济、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服务,“三高”,即高成长、高技术、高增值。这里的新经济也好,新服务也好,新技术也好,往往空而又玄,评定的人也不知“新”在何处,“高”在哪里;唯有新能源、新材料,只要在公司名称中冠以“新能”或“新材”,再在公司主业中玩弄一点新概念,或普通人看不懂的新名词,然后包装出前三年高增长的业绩,大多能闯关成功。随着风能、太阳能等产能过剩,“新能”不怎么吃香了,“新材”则成了香饽饽。然而,真有新材料,你标出来就是,却往往又旧瓶装新酒,一言以蔽之曰:新材。这就是新材一族甚多,却经不起时间考验的由来。
如昨日刚刚披露业绩快报的创业板公司新大新材,营业收入下降57%,净利润下降94%,每股收益从上年的0.314元减至0.019元。一查其主业,原来是“硅晶片切割刃料”,太阳能光伏产业不行了,皮之不存,毛又将焉附?又如泰和新材,其主营氨纶纤维和芳纶纤维,本来就是一般的化纤行业,却一定要打扮成“新材”,整个化纤行业都不好过,泰和又如何独善其身?最近又宣传说要研制防弹衣,股价倒是很热闹了一阵,可细究起来,不过从3月份刚开始研究,整个研究费也就1800多万元,而泰和才拿到200多万,真要产生效益还早着呢。再如,今年4月刚上市不久的中小板新股康达新材,其主业是所谓“胶粘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一查业绩下降的原因,原来是“下游风电行业延续了2011年以来发展速度减缓的情况,在风机整体需求疲软的情况下,下游部分风电客户选择减产以消化库存,使得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结构胶销售量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回落”,原来就是普通的环氧树脂而已。还有预告亏损的宏达新材,介绍的主业是“高温硅橡胶系列产品”,我们普通人也不甚懂,这次一亏损,公司解释说,源自“国内有机硅上游单体产能增长过快呈过剩趋势,造成下游混炼胶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滑。”由此看来,这个“高温硅橡胶系列”的新材,也新特不到哪里去,要不然怎么会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呢?至于早已于2000年上市的三峡新材,主营不过是平板玻璃、石膏等制品而已。
当然,也不能说新材一族全是预减预亏一族,也有少部分预增的。如博云新材(002297),预计业绩增长30%-50%。再一看,该公司从事的是航空航天产品,包括军用、民用飞机各种刹车副,以及环保型高性能汽车的刹车片等。
在股市上高新技术概念多如牛毛的今天,投资人一定要识别清楚,千万不要一看“新材”、“新能”之类好听的名词,就轻易上当。
“新材一族”业绩地雷多
评论
31 views